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战国纵横家文学思想试探
被引量:
1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political strategists' literatur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战国纵横家在游说实践和游说理论中表现了独到的文学思想 :强调揣摩 ,关注接受对象 ;讲究饰言 ,突出语言表现 ;崇尚辩丽 ,注重文学特征。这些思想表现了战国时代文学自觉意识的萌动 。
作者
崔海正
刘凤泉
机构地区
济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岳论丛》
2002年第6期117-120,共4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战国纵横家
文学思想
揣摩
饰言
尚辩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501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5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何建章.战国策译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75.
3
.鬼谷子[M].北京:北京市新华书店,1985..
4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5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61,61.
6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
诸祖狄.战国策集注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769,1809,1630,1804,1822.
9
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
老子.道德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3501
1
陈永平,史向军.
孔子教化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9(6):82-84.
2
潘俊杰.
战国中晚期学术文化综合的类型与表现[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5):135-139.
3
曲伶燕.
孔子的君子观[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91-93.
被引量:1
4
许文君.
邱葵《钓矶诗集》探析[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4):76-80.
5
徐柏青.
论《论语》的语言艺术[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6):12-15.
被引量:3
6
冷云飞.
孔子的诚信思想及其当下价值[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2-13.
被引量:1
7
丁鼎,薛立芳.
试论“谶”与“纬”的区别——兼与钟肇鹏先生商榷[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07-110.
被引量:1
8
张乐群.
试论孔子的教育革新思想[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139-142.
9
郭智勇.
“贵己”还是“贵已”——从《吕氏春秋》文本出发对战国三子思想主旨传统理解的质疑[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8(6):52-57.
10
段现成.
论薛季宣辞赋的事功情怀[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4):58-62.
同被引文献
3
1
倪爱珍.
《战国策》中虚构叙事的发生及范式[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5):183-187.
被引量:1
2
裴登峰.
《战国策》中的“个人作品集”[J]
.文学遗产,2017(1):183-184.
被引量:2
3
苗江磊.
战国拟托创作与《史记》“传疑”——以“孔子于周师老子”及秦始皇身世故事为例[J]
.理论月刊,2018(9):75-8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苗江磊.
情节套用:论《战国策》中的模式化虚构创作[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2):65-7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苗江磊.
《管子》“桓公问”故事的文本来源问题再检视——由清华简《管仲》篇谈起[J]
.中国文学研究,2023(3):47-54.
1
苗润莲.
战国纵横家主体意识探析[J]
.管理观察,2011(16):207-208.
2
孙逊.
利口吞日月 妙舌卷山河——战国纵横家谈[J]
.中文自修,2010(6):52-55.
3
王云江.
从《六国论》看苏洵史论文风特点[J]
.华夏文化,2002(2):34-35.
4
姜晓云.
“文采所以饰言”——谈《文心雕龙》关于文本形式的分层[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4(5):43-46.
5
叶大春.
牢骚[J]
.社会,1998,18(7):45-45.
6
潘定武.
苏秦行年试说[J]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2):45-48.
7
曹存有,王咏梅.
略论《古诗十九首》中文学自觉意识的显现[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7(1):53-55.
8
王振星.
陈子昂的纵横家思想与风格[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4(1):78-81.
9
张宪华.
揭开战国纵横家的神秘面纱[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6):46-47.
10
孙永兴.
童话的幻想 幻想的童化[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9):49-49.
被引量:1
东岳论丛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