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脏腑阴阳属性及其发生学原理索解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内经》认为人是天地阴阳相合的产物,人必须从自然界不断摄取饮食水谷以化生“精微之气”,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由于气源自于胃,而气为阳,属于天,故在形态上与胃相似的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皆象天而为阳,心、肝、脾、肺、肾之所以具有固定的形状,乃是因为“气生形”,而形为阴,属于地,故五脏象地而为阴。心、肝为单一脏器,肺、肾则为成对器官,本着“阴道偶,阳道奇”、“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的阴阳分类总原则,不仅可以确定五脏之阴阳属性,而且还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划分。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450-453,共4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28.
  • 2吴昆.内经素问吴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7.
  • 3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37.
  • 4李如辉.阴阳学说的论域界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22(2):45-47. 被引量:16
  • 5吴昆.内经素问吴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61.

二级参考文献2

  • 1聂精保.中国古代解剖长期不发达的历史事实及其原因[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02).
  • 2马伯英.中西医解剖学的历史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探讨[J]自然杂志,1986(02).

共引文献103

同被引文献45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