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代契丹南枢密院探讨
被引量:
4
The Research of the Northern Shumi-yuan in the Liao Dynas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契丹南枢密院是主管行政事务和有关经济事务的部门 ,相对于北枢密院 ,其侧重于管理民事则是基本可以肯定的。辽代契丹南枢密院是从汉人枢密院过渡而来。且其过渡结束的时间为应历年间 (公元95 1— 968)直至兴宗即位前 ,契丹南院枢密使全部为汉人。既使在辽圣宗统和年间以后 ,随着封建化改革的推进 。
作者
何天明
机构地区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辽代
契丹南枢密院
过渡
中丞司
御史台
分类号
K24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5
1
杨清华.
金朝后期对河东南、北路的军政统治——以行省、行元帅府统治为主[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1):31-34.
被引量:4
2
李锡厚.
关于“头下”研究的两个问题[J]
.中国史研究,2001(2):82-88.
被引量:4
3
王德忠.
论辽朝五京的城市功能[J]
.北方文物,2002(1):77-81.
被引量:8
4
何天明.
辽代汉人枢密院探论[J]
.社会科学辑刊,1999(5):108-113.
被引量:4
5
何天明.
试探辽代北宰相府的职能[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19(1):52-56.
被引量:3
6
程妮娜.
论金代的三省制度[J]
.社会科学辑刊,1998(6):107-113.
被引量:11
7
李锡厚.
辽代诸宫卫各色人户的身分[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22-28.
被引量:8
8
张志勇,李春凌.
辽代法制建设的成效与借鉴[J]
.北方文物,1998(4):61-65.
被引量:6
9
程妮娜.
金代一省制度述论[J]
.北方文物,1998(2):66-71.
被引量:7
10
朱子方.
从出土墓志看辽代社会[J]
.社会科学辑刊,1979(2):100-11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孙守朋.
军权在枢密使与皇帝、宰相之间——权力视野下中国古代枢密院沿革[J]
.前沿,2011(7):24-28.
2
王旭东.
辽代上京留守选任研究[J]
.学术探索,2014(7):117-122.
被引量:3
3
王征.
21世纪中国学界辽金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1):16-20.
4
鲍杰.
辽朝廉政监察研究回顾与展望[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10):15-20.
二级引证文献
3
1
丁海斌,刘文静.
中国古代陪都留守官制演变初探[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449-460.
被引量:2
2
王旭东.
辽朝东京留守的选任及其特点[J]
.兰台世界,2017(10):75-78.
被引量:4
3
张志勇.
辽朝“五京”互动机制研究[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2):27-33.
1
何天明.
辽代契丹北枢密院的设立、职官设置及其特色[J]
.社会科学辑刊,1995(3):98-102.
被引量:9
2
张博泉.
关于辽代枢密院的几个问题[J]
.北方文物,1984(1):4-9.
被引量:8
3
岛田正郎,何天明.
辽代的部族制度[J]
.蒙古学信息,2001,0(2):1-6.
被引量:1
4
李锡厚.
关于辽朝的参知政事[J]
.北方文物,1990(3):66-68.
被引量:1
5
范国盛.
井冈山斗争时期正规军和地方武装之间的关系解读[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3):10-15.
被引量:2
6
伍潇东.
卷首语[J]
.风景名胜,2002,0(11):3-3.
7
蓝日勇.
广西战国至汉初越人墓葬的发展与演变[J]
.广西民族研究,1988(1):48-55.
被引量:3
8
李华兴.
鸦片战争与民族觉醒[J]
.探索与争鸣,1990(4):3-5.
9
刘树友.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国两制”——辽朝北、南面官制述评[J]
.理论导刊,2005(9):95-96.
被引量:4
10
张卓琳.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意义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S2):226-227.
被引量:2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