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青藏高原冻土区域道路路基变形问题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藏高原地区铺筑道路路基,为防止基底多年冻土融化而引起路基变形,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作者
安雷生
黄绪岭
张宜伟
机构地区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出处
《河南科技》
2013年第4X期128-128,共1页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冻土环境
路基变形
防治措施
分类号
U41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阿布都克日木.阿巴司.
喀什市1961—2007年浅层地温的变化[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8,2(4):22-24.
被引量:8
2
彭华,高亮.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及其质量控制[J]
.铁道建筑技术,2001(6):23-26.
被引量:5
3
张鲁新.
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区地温变化规律及其对路基稳定性影响[J]
.中国铁道科学,2000,21(1):36-47.
被引量:71
4
吴青柏,童长江.
冻土变化与青藏公路的稳定性问题[J]
.冰川冻土,1995,17(4):350-355.
被引量:8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王绍令.
近数十年来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变化[J]
.干旱区地理,1993,16(1):1-8.
被引量:66
2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宫鹏,郑循华,翟盘茂,张德二,赵宗慈,王绍武,王会军,罗勇,陈德亮,高学杰,戴晓苏.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被引量:1190
3
金会军,赵林,王绍令,晋锐.
青藏公路沿线冻土的地温特征及退化方式[J]
.中国科学(D辑),2006,36(11):1009-1019.
被引量:62
4
丁一汇,任国玉,赵宗慈,徐影,罗勇,李巧萍,张锦.
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及预估[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1):1-10.
被引量:171
5
秦大河,陈振林,罗勇,丁一汇,戴晓苏,任贾文,翟盘茂,张小曳,赵宗慈,张德二,高学杰,沈永平.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2):63-73.
被引量:590
6
程国栋,地理学报,1984年,39卷,2期,185页
7
吴紫汪,冻土路基工程,1988年
8
杜军,李春,廖健,拉巴,路红亚.
拉萨近45年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J]
.干旱区地理,2007,30(6):826-831.
被引量:42
9
向毓意,杜军.
西藏浅层地温气候特征分析及与降水的关系[J]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9,14(1):20-25.
被引量:24
10
章金钊,李祝龙,武憼民,喻文学.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设计研究[J]
.公路,2000,45(2):13-17.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60
1
范荣全,刘晓宇,董斌,王亮,袁磊.
高原冻土区铁塔基础水化热放热对温度场的影响[J]
.人民长江,2020,51(S01):196-199.
被引量:2
2
张飞云,郭玲鹏,郝建盛,杨涛.
新疆天山西部巩乃斯河谷积雪与森林/草地覆盖条件下季节冻土特征分析[J]
.冰川冻土,2019,41(2):316-323.
被引量:6
3
张俊兵,张鲁新.
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及施工质量控制[J]
.铁道工程学报,2003,20(z1):42-44.
被引量:1
4
温智,盛煜,吴青柏.
青藏铁路路基浅地表热状态动态监测初步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z2):2664-2668.
被引量:18
5
吴青柏,陆子建,刘永智.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监测及近期变化[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26-28.
被引量:29
6
吴志坚,车爱兰,马巍,冯少孔,石航.
多年冻土区路基调查中瞬态面波勘探方法应用研究[J]
.岩土力学,2010,31(S2):335-341.
被引量:7
7
刘超,车爱兰,吴志坚,陈拓.
温度及机车载荷耦合作用下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11,33(S1):466-471.
被引量:6
8
尚迎春,齐红元.
Automatic testing system design and data analysis of permafrost temperature in Qinghai-Tibet Railway[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08,15(S2):352-356.
9
李珊珊,李志伟,胡俊,孙倩,俞晓莹.
SBAS-InSAR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形变[J]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5):1476-1486.
被引量:113
10
王莺,李耀辉,孙旭映.
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15,32(4):539-551.
被引量:39
同被引文献
2
1
宋吉录,钱东.
浅谈道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49-50.
被引量:1
2
张绍璐.
简述市政道路路基质量控制检测技术方法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4):157-15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何金孔,黄明恨.
浅谈城市道路路基处理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J]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5,34(5):158-1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植秀宁.
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J]
.城市建筑,2016,0(15):275-275.
1
林于廉,田金昌,白玛桑培.
热棒在青藏高原冻土地基中应用的可行性[J]
.西藏科技,2010(5):57-59.
被引量:2
2
付玉寿.
浅析青藏高原冻土及防治措施[J]
.西藏科技,2010(2):69-72.
3
李云鹏.
青藏高原冻土特征浅析[J]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3):208-208.
4
王飞.
浅谈对青藏高原冻土的几点认识[J]
.甘肃科技,2007,23(10):109-110.
被引量:4
5
蒋宁山,刘连新,杨立峰,侯月琴,李栓,张伟勤,代大虎,张克雪.
“U型”通风路基在青藏高原冻土区的应用研究[J]
.工业建筑,2013,43(10):83-86.
6
顾汝彬,王成恺.
青藏高原环境对车辆装备技术性能的影响[J]
.汽车运用,2014(1):28-29.
被引量:1
7
要闻[J]
.中国公路,2013(4):16-16.
8
青藏高原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基础平台研究[J]
.中国科技成果,2013(9):81-82.
9
潘海庆.
青藏高原地区提高勘测设计质量的思考[J]
.青海交通科技,2001,13(4):28-29.
10
哈冬梅.
青藏高原地区公路施工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J]
.科学与财富,2011(7):419-420.
被引量:4
河南科技
2013年 第4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