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他者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伦理转向 被引量:7

Otherness:Ethical Turn of the Paradig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在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等不同范式之间进行转换。主体性范式运用主体性原则,主体在交往过程中取得支配性地位,但却表现为对象化与自我中心化倾向;主体间性试图以民主、参与等实现主体间的视阈融合,在认识和实践上实现了教与学的进步,却仍未跳出"唯我论"的窠臼。而至勒维纳斯的他者性转向,他者绝对的差异性、非同一性、非对称性等特征使同一性哲学得以解构,依"他者"审视"自我",自我成为为他性的责任主体,从而确保教育交往中他者的他性。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伦理转向的前提是三个"不能借口",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导性、党性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有效性,以期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1期178-183,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金 阜阳师范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项目"怯魅与重置:青年非理性网络表达的一个规治性脚本"(2018DJSZ01ZD)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31

共引文献132

同被引文献66

二级引证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