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活动”与“行动”辨——“行动导向”教学管见
被引量:84
同被引文献297
-
1郑林欣,张帅.基于老年人生理衰退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7,28(10):188-189. 被引量:51
-
2姜大源.德国职教课程方案变革的轨迹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2,18(8):56-58. 被引量:9
-
3梁影,倪其育.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学习环境设计原则[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1):83-86. 被引量:39
-
4杨晓惠.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培养[J].文教资料,2008(30):169-171. 被引量:9
-
5郭扬.德国职教新教法在我国中职学校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16):52-57. 被引量:57
-
6马庆发.行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取向——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之二[J].全球教育展望,1997,27(2):66-71. 被引量:47
-
7王嘉毅.定性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2(2):69-74. 被引量:9
-
8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3):42-44. 被引量:99
-
9吴建荣.“行校融合、三维渗透、三级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9(2):59-61. 被引量:1
-
10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04,20(08X):61-64. 被引量:361
引证文献84
-
1霍胜男.'三训一赛'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15):45-46.
-
2朱旦晨,杨国春.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与实施[J].硅谷,2009,2(23):168-169. 被引量:1
-
3文代君.《幼儿心理学》行动导向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28(3):28-30.
-
4任丽娜,赵晓红.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广告学专业文学课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0):94-95.
-
5王玉华.论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现代化[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5,15(3):63-66. 被引量:2
-
6张启富.关于构建高职教育“行动导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74-76. 被引量:33
-
7陈锡德.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7(2):68-69. 被引量:4
-
8胡亚学.行动导向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职教论坛,2007,23(12X):18-19. 被引量:25
-
9安宇.德国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169-169. 被引量:49
-
10俞国,施玉梅.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12(3):47-49.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409
-
1孙建.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0(36):160-160.
-
2许玉霞.让课堂充满活力——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校园英语,2020(50):64-65.
-
3俞齐鑫,张丹,杨斌,周少东.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实践[J].科教导刊,2023(25):154-158.
-
4苑建.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学生管理模式的建构和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0(34):164-164. 被引量:1
-
5牛峰.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分析[J].电子技术(上海),2021,50(5):184-185. 被引量:3
-
6李秋青.行动学习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2):68-70.
-
7刘焕俊.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0):139-140. 被引量:1
-
8尹川.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选修课建设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1):72-74. 被引量:1
-
9蔡丽玲.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商情,2019,0(38):221-221.
-
10杨立娟.解析高职护理药理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的应用[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7):16-16.
-
1陈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其核心理念[J].统计与管理,2015,0(4):170-171. 被引量:1
-
2李春梅.以求职信写作为契机,拓展中职生职业能力——一位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心得[J].当代职校生,2010(5):23-24.
-
3徐金寿.高技能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50-52. 被引量:45
-
4刘奉越,邓文勇.孔子成人教育思想论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1(19):164-166. 被引量:1
-
5秦社华.中英职业教育的差异及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3(35):9-10. 被引量:2
-
6侍朝霞.芬兰成人教育制度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5,35(1):92-94. 被引量:1
-
7刘雪亭.澳大利亚职教体系的学习与借鉴[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1):242-243.
-
8杨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青年记者,2013,0(11Z):100-101.
-
9陈文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报告[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0(1):18-21.
-
10庄昊.“办学理念 教育教学思想”之我见[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3):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