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4,共1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0
-
1范寿琨.金代东北的汉人[J].社会科学战线,1986(2):221-225. 被引量:5
-
2吴必虎.中国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J].学术月刊,1996,28(3):10-15. 被引量:66
-
3李星星.藏彝走廊的历史文化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2003(1):44-48. 被引量:25
-
4毕奥南.元朝疆域格局概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10(4):1-21. 被引量:6
-
5张锡禄.元世祖忽必烈灭大理国史事考[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3):5-9. 被引量:1
-
6呼拉尔顿泰.策.斯琴巴特尔.蒙古高原游牧文化的特质及其成因[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24-27. 被引量:9
-
7孙勇,韩传号.罗马军团“落叶”甘肃?[J].化石,2006(3):18-19. 被引量:1
-
8管彦波.唐朝的边疆局势及御边戍守体系的变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6,26(6):115-120. 被引量:7
-
9[法]勒尼·格鲁塞.《草原帝国》,魏英邦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3页.
-
10《榆林历史沿革》,泾阳网,http://www.jingyang.org/xinwen/shanxi/yulin/201008/12132670.htm,2010年8月12日.
二级引证文献8
-
1林继富,常译允.民族传统舞蹈的交流实践与边疆文化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4(1):93-99.
-
2邢启顺.西南民族走廊空间结构与民族文化产业布局整合[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4(3):7-11. 被引量:6
-
3徐黎丽,王悦.“一带一路”建设中甘肃“黄金段”作用的发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6):22-28. 被引量:28
-
4徐黎丽,唐淑娴.论陆上丝绸之路对中国西北地区发展的影响[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36-40. 被引量:4
-
5田俊迁.规范与包容:从“一带一路”战略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46-50. 被引量:5
-
6徐黎丽,李姝睿.“大一统”天下观对中国边疆治理的影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29-34. 被引量:14
-
7徐黎丽,孙秀君.论民族志文本的中国价值[J].思想战线,2016,42(1):51-57. 被引量:6
-
8徐黎丽.通道地带理论--中国边疆治理理论初探[J].思想战线,2017(2):67-75. 被引量:18
-
1洪用斌.元代汪古部长食邑按打堡子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12(6):56-57. 被引量:2
-
2张郁.元代集宁路遗址清理记[J].文物,1961(9):52-57. 被引量:12
-
3张郁.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旂古墓清理记[J].文物,1961(9):58-61. 被引量:3
-
4崔利明.察右前旗白家湾遗址发掘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1):19-22.
-
5李逸友.谈元集宁路遗址出土的丝织物[J].文物,1979(8):37-39. 被引量:4
-
6张全超,郭林,朱泓.内蒙古察右前旗呼和乌素汉代墓地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草原文物,2012(2):99-101. 被引量:6
-
7魏坚,郭治中.内蒙古察右前旗庙子沟遗址考古纪略[J].文物,1989(12):29-39. 被引量:11
-
8内蒙古察右前旗发现辽代碑刻[J].考古,1986(11). 被引量:2
-
9李逸友.契丹的髡发习俗——从豪欠营辽墓契丹女尸的发式谈起[J].文物,1983(9):15-17. 被引量:5
-
10王坤.泰来出土的辽代中晚期穹隆券六面砖室墓调查报告[J].理论观察,2008(2):151-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