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首先表现为强烈的困境意识。他对荒谬的领悟 ,对世界图景的“去蔽” ,对非理性、苦难与死亡主题的叙写以及对绝望情绪的表达 ,都创造性地承继了西方现代文学对生存的言说 ;九十年代以后开始了对超越的寻求 ,在以民间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内涵实现的超越中也呈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与人生精神的聚合。
作者
贾艳艳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1期80-86,共7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关键词
生存意识
生存
困境
超越
余华小说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J]名作欣赏,2002(02).
2
余华.
我的真实[J]
.人民文学,1989(3):107-108.
被引量:77
共引文献
76
1
贾艳艳.
内心的真实——对余华小说创作追求的一种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22(1):27-29.
被引量:1
2
叶淑媛.
论余华先锋小说的死亡意象——兼及先锋小说的意象化及影响[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81-85.
被引量:1
3
王海燕.
余华论[J]
.江淮论坛,1996(4):92-99.
被引量:8
4
洪治纲.
余华小说散论[J]
.小说评论,1990(3):42-46.
被引量:1
5
石晓岩.
浅论先锋小说中的“寻找”主题[J]
.红岩,2009(S1):95-101.
6
凤卓.
《活着》:民间·苦难·审丑[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2):61-62.
被引量:1
7
李莉.
论新潮小说真实性的建构策略[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4):48-51.
8
赵卫东.
“新潮后小说”的叙事与价值[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3):29-33.
9
胡军.
被放逐的先锋精神——试论先锋小说对“真实性”观念的探寻[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3):34-36.
10
顾广梅.
余华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4):73-7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0
1
李娜.
由“恶”向“善”——余华小说叙述主题的转变[J]
.兰州学刊,2007(S1):95-96.
被引量:1
2
谢有顺.
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J]
.青年作家,2008(9):33-41.
被引量:4
3
李富强,张永安.
试析余华小说中对人性的开掘[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4):31-32.
被引量:1
4
冯艳华,谷春雨.
后现代性视野下余华的“弑父”叙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4):105-107.
被引量:1
5
郭丽.
寻找精神之父——论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J]
.作家,2008,0(14):19-20.
被引量:2
6
董素青.
命运、历史与真实——读余华《活着》[J]
.龙岩师专学报,2004,22(4):68-69.
被引量:2
7
洪治纲.
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J]
.当代作家评论,2004(6):20-37.
被引量:63
8
吕晓洁.
追问生存——余华小说主题探析[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102-104.
被引量:3
9
张景忠,赫灵华.
祖父——父亲——儿子——余华90年代长篇小说父系人物结构模式探析[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2):103-106.
被引量:3
10
崔玉香.
不能承受之重——谈余华对传统婚姻伦理和家庭伦理的解构[J]
.理论学刊,2006(4):101-10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昝莹姝,范钦林.
余华《兄弟》的一种解读[J]
.文学教育(中),2010(1):29-30.
2
丁光梅,赵晶.
佘华小说《活着》的传统文化解读[J]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4):48-52.
被引量:4
3
徐敏君.
现实的新一种——论余华《活着》[J]
.文学界(理论版),2011(4):16-17.
被引量:1
4
唐静.
余华小说叙事伦理研究综述[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6):153-154.
5
张一莹.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意象及观念中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情怀[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5):66-67.
6
付诗琦.
余华小说中的生存困境及温情叙述[J]
.青年文学家,2017,0(9Z):39-3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欣.
生命能够承受之重——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与余华《活着》的比较[J]
.泰山学院学报,2009,31(5):36-41.
被引量:2
2
谭佳吉.
暗夜里的微光——试析《活着》中的“死亡”[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4):73-75.
3
胡健.
余华小说《活着》所渗透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J]
.兰州学刊,2008(S2):95-96.
被引量:5
4
李铁青.
解读余华《活着》的主题思想[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10X):23-24.
5
王丽洁.
从生存哲学角度谈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J]
.语文建设,2016(7X):31-32.
被引量:1
1
朱莉.
论余华小说的残酷性[J]
.统计与管理,2015,0(4):187-188.
2
潘万里.
试分析小说《活着》中的困境意识与亲情救赎[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12):42-44.
3
朱正平.
冲不出的困境——《铸剑》的困境隐喻探析[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117-120.
4
郝力.
鲁迅小说中的苦难形象和死亡主题[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3):69-69.
5
刘珊珊.
生存——悲剧意蕴的浸染[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8(11):141-141.
6
孙奕.
论余华小说的人性化倾向[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4):60-62.
被引量:1
7
邵宁宁.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苍蝇意象——透视现代人生精神的一个小视角[J]
.文学评论,2013(6):59-65.
被引量:2
8
师华.
波德莱尔诗中的幽默[J]
.河西学院学报,2004,20(3):39-42.
被引量:1
9
姜毓锋.
艾略特和《荒原》[J]
.哈尔滨学院学报,1998,20(1):76-77.
10
肖晖.
《活着》的存在主义解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141-141.
中州学刊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