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6,共1页
Bulletin of Biology
同被引文献9
-
1彭丽丽,刘祥东,刘华,刘贤旺.白芨的组培快繁(简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5):65-65. 被引量:31
-
2韩学俭.白芨药用及其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15(10):31-32. 被引量:26
-
3张建霞,付志惠,李洪林,杨波.白芨胚发育与种子萌发的关系[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34(4):32-35. 被引量:52
-
4田英翠,袁雄强.白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6,34(4):75-77. 被引量:46
-
5张亦诚.白芨的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10S):45-45. 被引量:59
-
6陆善旦.白及种植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8(19):4-5. 被引量:11
-
7叶静,郑晓君,管常东,牛芸,马海英.白芨的无菌萌发与组织培养[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S1):422-425. 被引量:40
-
8李伟平,何良艳,丁志山.白及的应用及资源现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158-160. 被引量:82
-
9郭顺星,徐锦堂.白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紫萁小菇等4种真菌的关系[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2,14(1):51-54.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7
-
1马洪娜,檀龙颜.白及种苗繁育及其质量分级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9(1):68-69. 被引量:1
-
2黄勇,张铁.白及继代增殖与壮苗生根正交试验[J].种子世界,2018(4):26-28.
-
3陈勋,王艳,刘畅宇,陈娅,刘湘丹,周日宝.白及种子繁育的研究现状[J].中国药房,2018,29(18):2585-2588. 被引量:8
-
4李志英,符运柳,徐立.铁兰液体振荡培养再生与快速繁殖[J].热带作物学报,2019,40(1):92-97. 被引量:1
-
5张新渐,宋芝兰,段建雪,李智辉.白及种苗繁育及其质量分级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9):145-147.
-
6邹欢欢,程明圣,邹娜.白芨种子萌发及无菌苗移栽成活影响因素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2):76-81. 被引量:2
-
7吴巧芬,夏科,赵志国,马晓雅,仇硕.白及组培苗高效繁育技术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22,38(2):181-187.
-
1刘世彪,陈军,李菁,陈功锡,李鹄鸣.光照和温度对尖叶拟船叶藓孢子萌发及原丝体发育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101-106. 被引量:16
-
2阳光.蚁人的蚂蚁军团[J].我们爱科学,2016,0(13):80-83.
-
3张祥镛.谈“总循环时”[J].生物学杂志,1991,4(5).
-
4戴昌达,姜小光,习晓环.进一步剖析“从太空看长城”的争论[J].科技导报,2007,25(4):72-76. 被引量:7
-
5朱钦士.动物的视觉——从电磁波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1)[J].生物学通报,2017,52(3):8-12. 被引量:1
-
6朱钦士.动物的视觉——从电磁波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2)[J].生物学通报,2017,52(4):13-16.
-
7王玲,尧德中.深度运动知觉的ERP时空分析——大小因素对认知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26(2):394-399. 被引量:1
-
8薛林贵,马永智,王维国.G-8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的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9,11(4):52-56. 被引量:3
-
9袁铸,王忠彦,胡承,金敏,胡永松.地衣芽孢杆菌JF-20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及其再生的最佳条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8(5):723-727. 被引量:3
-
10由继红,陆静梅.前红松与红松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2):108-11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