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谈持续体标记“着”的来源
被引量:
2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ⅰ)持续体标记"着"源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着+处所词"格式中"到"义趋向补语"着",而跟该格式中"在"义的"着"没有直接关系。(ⅱ)唐五代文献里表示状态持续的"着",其实是一种高度虚化的动相补语,其基本语义是表示动作实现或完成,用在静态动词后有时可以表示动作实现后所造成的状态继续存在或持续;而典型的持续体标记"着"要到宋代纔可以见到。
作者
吴福祥
机构地区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汉语史学报》
2004年第1期17-26,共10页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关键词
持续体标记“着”
动相补语
汉语历史语法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269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88
参考文献
2
1
吴福祥.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8(6):452-462.
被引量:116
2
孙朝奋.
再论助词“着”的用法及其来源[J]
.中国语文,1997(2):139-146.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邢公畹.
现代汉语和台语里的助词“了”和“着”(上)[J]
.民族语文,1979(2):84-98.
被引量:19
2
钟兆华.
近代汉语完成态动词的历史沿革[J]
.语言研究,1995,15(1):81-88.
被引量:11
3
刘丹青.
“唯补词”初探[J]
.汉语学习,1994(3):23-27.
被引量:68
4
廖名春.
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词管窥[J]
.古汉语研究,1990(1):21-27.
被引量:6
5
Hopper Paul J,Elizabeth Closs 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1993.
6
Smith C.The parameter of aspect,1991.
7
Comrie.Aspect,1976.
8
Li C N;S A Thompson.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1981.
9
Heine B.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1991.
10
Bybee Joan;Revere Perkins;William Pagliuca.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1994.
共引文献
144
1
张晓静.
河北武邑方言的“咾”[J]
.东方语言学,2019(2):37-47.
2
王春玲.
四川客家话的实现义助词[J]
.语言学论丛,2019(2):170-187.
3
夏俐萍.
湘语完成义标记“咖”“哒”的分途与交汇[J]
.中国语文,2021(2):210-224.
被引量:6
4
祖生利,高云晖.
也谈句末时体助词“来着”的来源[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1):64-102.
5
卢惠惠.
江西南康客家话多功能词“正tsa^(5)”的意义、功能及其来源[J]
.语言研究集刊,2020(1):255-267.
6
張美蘭.
異文視角下的《元曲選》中明代語言成分[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21(1):1-16.
7
高世玉,张淘.
何以能说“冲了他”——兼谈祈使构式“V了NP”[J]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21(1):138-151.
8
王平夷,徐毅发.
近代汉语表动作方式义的"V_(1)着(O)V_(2)"格式的形成和发展[J]
.语言研究集刊,2022(2):276-295.
被引量:1
9
李崇兴,丁勇.
元代含“得”和“不”的述补结构[J]
.长江学术,2009(1):81-90.
被引量:1
10
许世友,闫晓松.
试探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语法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
.神州,2014(9):154-15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9
1
史素芬.
山西武乡方言的虚词“的”[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S1):155-160.
被引量:3
2
钱乃荣.
体助词“着”不表示“进行”意义[J]
.汉语学习,2000(4):1-6.
被引量:41
3
罗昕如.
湖南方言中的“在N”[J]
.汉语学报,2004(1):66-73.
被引量:10
4
汪国胜.
湖北方言的“在”和“在里”[J]
.方言,1999,21(2):104-111.
被引量:45
5
江蓝生.
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底”的由来[J]
.中国语文,1999(2):83-93.
被引量:65
6
陆俭明.
“着(·Zhe)”字补议[J]
.中国语文,1999(5):331-336.
被引量:64
7
李小凡.
苏州方言的体貌系统[J]
.方言,1998(3):198-210.
被引量:60
8
李蓝.
贵州大方话中的“~c到”和“起”[J]
.中国语文,1998(2):113-122.
被引量:37
9
孙宏开.
论藏缅语动词的使动语法范畴[J]
.民族语文,1998(6):1-11.
被引量:33
10
吴福祥.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8(6):452-462.
被引量:116
引证文献
21
1
敏春芳,肖雁云.
甘肃民勤方言持续体标记“的[tə^(21)]”的来源及其语法化[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2):173-188.
2
覃凤余,王全华,程博.
壮语方言“放置”义语素的多功能性及语义演变[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2):166-186.
3
周洋.
水磨房话的致使结构[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323-349.
4
王健.
汉语方言中的两种动态范畴[J]
.方言,2005,27(3):246-252.
被引量:10
5
蒋绍愚.
动态助词“着”的形成过程[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1):113-117.
被引量:34
6
王芳,刘丹青.
河南光山方言来自“里”的多功能虚词“的”——共时描写与语义演变分析[J]
.语言研究,2011,31(2):8-17.
被引量:8
7
吴鹏.
近代汉语体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5(1):31-36.
8
于秀金.
汉语(非)现实范畴的显赫性与扩张性——跨语言原型范畴化视角[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48(5):680-692.
被引量:12
9
于秀金,吴春相.
已然/未然范畴下时体助词的同形异质性[J]
.汉语学习,2017(3):22-32.
被引量:3
10
于秀金.
跨语言时-体-情态的范畴化、显赫性及扩张性——库藏类型学视角[J]
.中国语文,2017(6):670-692.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88
1
夏俐萍.
湘语完成义标记“咖”“哒”的分途与交汇[J]
.中国语文,2021(2):210-224.
被引量:6
2
刘莹,程工.
从焦点的类型看“的”字结构的语义[J]
.中国语文,2021(1):28-42.
被引量:4
3
敏春芳,肖雁云.
甘肃民勤方言持续体标记“的[tə^(21)]”的来源及其语法化[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2):173-188.
4
覃凤余,王全华,程博.
壮语方言“放置”义语素的多功能性及语义演变[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2):166-186.
5
杜丹,吴春相.
存现动词与时体标记的类型特征[J]
.外国语,2021,44(1):64-75.
被引量:4
6
王平夷,徐毅发.
近代汉语表动作方式义的"V_(1)着(O)V_(2)"格式的形成和发展[J]
.语言研究集刊,2022(2):276-295.
被引量:1
7
龙国富.
试论汉语吴方言状态补语构式形成——语言接触与重新分析导致的语法化[J]
.殷都学刊,2013,34(3):101-109.
被引量:3
8
田春来.
也谈处所介词“著”的来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4):108-111.
被引量:9
9
郭校珍.
山西娄烦方言的持续体标记“的”及其相关助词[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3(6):17-21.
被引量:1
10
闫梦月,樊亚东.
近代汉语“着NP·V”结构中的“着”[J]
.语言与翻译,2008(1):47-52.
被引量:1
1
王衍军.
《醒世姻缘传》中的[VC了]式能性述补结构[J]
.方言,2011,33(3):284-286.
被引量:4
2
宋开玉.
“不良"与“脊烂"[J]
.古汉语研究,2005(3):91-92.
被引量:3
3
王衍军.
《醒世姻缘传》中的[VC了]式能性述补结构试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3):117-123.
被引量:7
4
卢卓群.
助动词“要”汉代起源说[J]
.古汉语研究,1997(3):45-48.
被引量:22
5
高顺全.
表祈使的“V着点儿”的来源和语法化[J]
.语言研究,2008,28(2):82-89.
被引量:2
6
吴伟丽.
再谈连体修饰语「~シタ」和「~シテイル」的差异[J]
.日语知识,2010(10):5-7.
7
王衍军.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能性“得”字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83-88.
被引量:1
8
董志翘.
唐五代文献词语考释五则[J]
.中国语文,2000(2):159-163.
被引量:3
9
苏旸.
量词加词尾五代已见[J]
.中国语文,2001(1):37-37.
被引量:3
10
吴福祥.
再论处置式的来源[J]
.语言研究,2003,23(3):1-14.
被引量:104
汉语史学报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