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再论《集韻》的洪细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集韵》改动《广韵》反切上字的反切有2287个,本文透视和分析这些改动的反切上字的洪细信息,讨论了六个问题。(一)《集韵》改良反切的类型和考察反切上字分佈特点的方法。(二)《集韵》除来母外,一二四等反切上字跟三等反切上字已经没有分组的趋势,唇牙喉音反切上字的分组格局最为明显,一等、二等、普通三等和重纽三等是一类,重纽四等和纯四等是一类,唇牙喉音的一二等反切上字有细音化的倾向,主要是开口牙喉音一二等细音化很明显,这是一个新的特点。(三)《集韵》重三介音和普三介音同类,都是j,重四介音和四等介音同类,都是i,界限分明。《集韵》的三四等介音格局,继承了慧琳《一切经音义》的三四等介音格局。(四)《集韵》牙喉音开口一二等字的介音细音化,跟普三和重三的介音同类,是j。这是因为,《集韵》牙喉音开口二等韵和牙喉音开口一等韵里的反切上字,绝大多数是普通开口三等字、重纽开口三等字或跟普通开口三等上字同类的开口一二等字。《集韵》开口二等牙喉音带有介音j,并不妨碍解释同韵二三等小韵的对立现象。(五)跟《切韵》(《广韵》)相比,《集韵》的介音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三四等介音两分,重三介音跟普三介音同类,重四介音跟纯四等介音同类,开口一二等牙喉音(匣母字和上字是合口一等字的少数反切除外)有介音j。可以肯定地说,《集韵》的介音系统反映了北宋当时的实际语音。(六)《集韵》的介音特点说明了什么?指出《集韵》反切上字审音所依据的北宋读书音,介音系统跟《广韵》大不相同,跟《广韵》的介音没有传承关系。《切韵》所代表的六朝以来的標准音,到了《集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了的书面语標准音,成为《集韵》审音定韵的重要依据。
作者 張渭毅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史学报》 2005年第1期230-254,共25页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杨军.《集韵》见、溪、疑、影、晓反切上字的分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46-50. 被引量:6
  • 2Pulleyblank E G.Middle Chinese:A Study in Historical Phonology,1984.
  • 3Coblin,W South.A Compendium of Phonetics in Northwest Chines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Number.1994
  • 4.Distinctive And Non-Distinctive Distionctions In Ancient Chinese[].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 5Csongor B.Some Chinese Texts In Tibetan Script From Tunhuang[].AOH.1960
  • 6W.South Coblin.Studies In Old Northwest Chinese[].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1991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