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清末民初的“侠”内涵的变化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侠客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不同时期的"侠"也有不同的内涵。而清代前后"侠"在小说文本中的改变,是侠文化转变较大的一个时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以当时典型的武侠小说为例,深入分析清代与清末民初时期"侠"在小说中形象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时代做出原因分析。
作者 李皓男
出处 《汉字文化》 2018年第A01期47-50,共4页 Sinogram Cul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2

  • 1王立,郝明.唐代饮食争竞豪侠的文化风神略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53-58. 被引量:3
  • 2王立,刘畅,杜芳.婚姻报恩与《聊斋志异》恩报主题[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104-110. 被引量:7
  • 3张恨水.论武侠小说.周报,1945,(11):2-2.
  • 4南朝宋·郭茂倩.乐府诗集[O].北京:中华书局,1979:1.
  • 5唐·刘餗.隋唐嘉话[O].程毅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1.
  • 6《文摘报》,1991年7月3日第3版.冯树林.
  • 7蔡锷(奋翮生).军国民篇.新民丛报,1902,(11).
  • 8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 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10佟硕之.金庸梁羽生合论[J].海光文艺,1966,(1).

共引文献1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