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内心的彷惶到现实的呐喊——余华的《活着》与张艺谋电影改编的比较
被引量:
3
From an Inner Hesitation to an Actual Shout--The Comparism between Alive of Yu Hua and the adapted film by Zhang Yimou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但是 ,二者有很大的差异。余华有强烈的虚无主义色彩 ,表现的是内心真实。而张艺谋则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倾向 。
作者
焦兰周
魏传业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昌吉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9-11,共3页
Journal of Changji University
关键词
余华
《活着》
张艺谋
电影
比较研究
人道主义
虚无主义
小说
分类号
I027.42 [文学—文学理论]
J90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
1
曾艳兵.
一个捏着生命痛处的寓言──解读卡夫卡[J]
.国外文学,1999(2):91-96.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2
1
张艳,郭印.
尘世重压下的泣血挣扎——论卡夫卡《变形记》的创作动因[J]
.时代文学,2009(10):61-63.
被引量:1
2
郭印,张艳.
《变形记》的异化现象解析[J]
.作家,2010(14):64-65.
被引量:1
3
焦兰周.
惊恐与战栗——试论余华写作的叙事症候来源[J]
.作家,2008,0(6):4-5.
4
赵山奎.
从“荒诞之感”到“死亡之思”——卡夫卡的“存在”之路[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0(4):43-47.
被引量:1
5
方爱武.
生存与死亡的寓言诉指——余华与卡夫卡比较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3):156-162.
被引量:8
6
曾艳兵,赵山奎.
对抗与消解──卡夫卡《城堡》解读[J]
.国外文学,2000(3):85-91.
被引量:7
7
雷杨.
是出路还是“鼠洞”——卡夫卡笔走荒诞之路[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6):78-79.
8
余紫微,李毓红.
卡夫卡——无限的可能性——以《在法的门前》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8):53-54.
被引量:2
9
胡红波.
试论纳博科夫评论《变形记》的得与失——纳博科夫《文学讲稿》读书笔记[J]
.文教资料,2015(34):126-128.
10
那艳武.
萧伯纳《匹克梅梁》与吴兴国《蜕变》之比较[J]
.戏剧文学,2017(10):96-9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
1
沈文慧.
存在之思与现实之痛——余华与张艺谋的两种《活着》[J]
.电影评介,2008(1):45-46.
被引量:11
2
孙卫华.
《活着》悲剧叙事的嬗变——从小说文本到影视剧文本[J]
.电影文学,2008(11):135-136.
被引量:2
3
郜元宝.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J]
.文学评论,1994(3):88-94.
被引量:89
4
昌切,叶李.
苦难与救赎——余华90年代小说两大主题话语[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96-101.
被引量:35
5
崔颖.
从冷漠旁观到苦难希望——余华和张艺谋共有的“活着”[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2):45-49.
被引量:7
6
汪红旗.
“活着”的民间演绎———谈余华《活着》中的民间话语[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96-98.
被引量:4
7
李瑞萍.
死亡背后的温情——解读余华的《活着》兼论其叙事风格转变[J]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2):58-60.
被引量:2
8
刘悦笛:《〈活着〉两种——从余华小说到张艺谋电影的审美嫿变》,《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9
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10
张悦.《活着》中找不到张艺谋[N]新京报,2005.
引证文献
3
1
廖青鹏.
《活着》之小说与电影的跨学科研究[J]
.电影文学,2012(6):81-82.
被引量:5
2
李海兵.
《活着》双重叙事风格的冲突与一致[J]
.电影文学,2014(1):110-111.
被引量:1
3
郑依梅.
试论电影《活着》对个人与时代关系的重构[J]
.青年文学家,2017,0(9X):144-145.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贾燕军.
从电影与小说的双重视阈解读《活着》[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6):107-108.
被引量:1
2
黄沈俊,王有亮.
2012年余华研究综述[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2):55-59.
被引量:1
3
储晨笛.
平凡心灵与波澜现实的激荡——《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的不同创造[J]
.才智,2014,0(11):281-282.
4
赖晓路.
人生如戏,活着不易——浅析电影《活着》[J]
.传播力研究,2019,3(27):70-70.
5
谷雨,曾旺.
新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的话语建构[J]
.服装论丛,2024,19(1):122-129.
6
仇燕玲.
浅谈余华作品《活着》的悲剧色彩[J]
.作家,2014,0(01X):36-37.
1
吴建琴.
浅谈钢琴演奏歌唱性的培养[J]
.黄河之声,2012(10):24-24.
被引量:3
2
艺术家说[J]
.诗书画,2017,0(1):118-148.
3
黄雯.
电影中的潜台词[J]
.电影文学,2001(7):58-60.
被引量:5
4
白衣梧桐.
爱如少年,自在飞翔[J]
.音乐生活,2009(5):39-39.
5
漫画你来评[J]
.世界儿童(漫画版),2016,0(6):52-53.
6
焦兰周.
从内心的彷徨到现实的呐喊——余华的《活着》与张艺谋电影改编的比较[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1):14-16.
7
张钰培.
浅谈潜台词的重要性[J]
.艺术教育,2016(2):134-134.
被引量:5
8
孟刚.
莫兰迪绘画艺术语言中的图式解析[J]
.美术大观,2014(8):63-63.
被引量:2
9
张静.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1):209-211.
被引量:1
10
周笔畅 音乐新生命——新专辑造型完美突破[J]
.音乐世界,2011(20):18-18.
昌吉学院学报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