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研究的新开拓——简评《话语转型与价值重构》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
-
1陈健,昌杰.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人生——《德伯家的苔丝》和《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女主人公形象比较[J].飞天,2010(22):9-10.
-
2朱海燕.文化视角对地域文学研究的拓展——以昭通作家群研究为例[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3):17-22. 被引量:2
-
3侯新民.为消灭文字差错献一计[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4,0(11):138-138.
-
4方孜行.两代编辑 一样情怀[J].新闻与写作,1997(1):26-28.
-
5作家读者欢聚一堂欢庆《北京文学》50华诞 《北京文学》创刊五十周年纪念会会议纪要[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0,0(10):12-17.
-
6王喜民,吴京生,孙超美.浅议馆藏期刊的出版脉络调查带给参考咨询工作的启示——以《北京文学》60年馆藏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3):4-6.
-
7张乐群.我常想起那个不知名的编辑[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4,0(6):137-138.
-
8李春雨,杨莎.地域·文学·文化象征——“京派”历史与文学的再辨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2):41-45.
-
9孟固.“北京地域文学的现状和走向”学术研讨会纪要[J].北京社会科学,1996(1):44-47. 被引量:1
-
10张露晨.文学史的地域性与整体性——从《北京新文学与新北京文学》谈起[J].中国文学研究,2011(2):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