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网络课程的教学交往本质
被引量:
24
The Nature of Communications in Online Teaching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分析网络课程设计的现状出发,对网络课程的内涵及其教学交往本质进行了探讨,认为现有的网络课程观念需要实现从注重静态的内容组织到注重动态的课程教学过程观念的转变,以有效实现网络教学的目的。
作者
陈宝军
杨改学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出处
《中国远程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7,30,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关键词
网络课程
网络教学
课程理念
课程设计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69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65
参考文献
9
1
冯建军.
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6):26-31.
被引量:246
2
徐继存.
论教学交往研究及其价值导向[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6):15-19.
被引量:19
3
肖川.
简论教学与交往[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1998(10):3-4.
被引量:8
4
陈旭远,张捷.
教师教学交往风格与教学交往的有效性[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5-89.
被引量:21
5
冯建军.
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J]
.教育研究,2000,21(2):35-41.
被引量:113
6
辛继湘.
论交往教学模式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8(6):100-104.
被引量:26
7
田汉族.
教学交往实践:现代教学的本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54-59.
被引量:32
8
李政涛.
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7):1-4.
被引量:140
9
肖川.
论教学与交往[J]
.教育研究,1999,20(2):58-62.
被引量:222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肖川.
论教学与交往[J]
.教育研究,1999,20(2):58-62.
被引量:222
2
任平.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53-69.
被引量:93
3
博凡.
李泽厚教授谈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何以不深刻[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2):1-4.
被引量:10
4
徐继存.
试析课堂中学生的相互作用[J]
.上海教育科研,1992(3):33-34.
被引量:3
5
(美)杜威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59,275,273,273,243,262,259,25,264.
6
(美)大卫.M.列文 程志民等(译).倾听着的自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8,122,52,300,69,64.
7
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8
弗罗姆.占有或存在[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36,37,77.
9
张博.走向对话的幼儿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M].,2000.20.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54页.
共引文献
769
1
刘旭,苟晓玲.
教学性:教师教学品质的根本特性[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2):38-42.
被引量:3
2
韩凤月,宋宗佩,王菁.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专业理论课程应用中的价值、困境和展望[J]
.体育师友,2023,46(1):16-20.
3
刘雨晴.
库利“镜中我”理论观照下的教师尊严[J]
.山西青年,2020,0(2):140-140.
4
梁红梅,高梦解.
专业发展公平感对教师职业认知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21(9):90-98.
被引量:6
5
戴妍,陈佳薇.
教师尊严的理论蕴涵及其实践指向[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4):88-95.
被引量:5
6
孟月婷,史全社,曹新志,马文军,王斌,张涛,王鲜,任启俊,刘正杰,王艳,李定.
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方式探讨[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6):93-94.
被引量:7
7
蔡翥.
大学教学交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2):29-30.
被引量:7
8
李玉光.
试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三种模式[J]
.嘉应学院学报,2004,22(1):90-95.
被引量:1
9
余宇,谭灿.
论从对抗走向对话的体育师生关系[J]
.红河学院学报,2003,1(5):83-86.
被引量:1
10
李荣华,赵斌,陈建中,黄贞月.
元素性质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S1):71-72.
同被引文献
89
1
米增强,孙萍茹,王秀梅,安连锁.
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02(3):93-97.
被引量:22
2
王国雄.
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开发[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z1):184-186.
被引量:4
3
张庆秀,王跃生,韩清献.
网络课程交互特性分析与利用[J]
.开放教育研究,2004,10(5):32-34.
被引量:12
4
舒存叶,张雷,赵蔚.
网络课程交互现状分析与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4(11):69-72.
被引量:34
5
屠宏,吴宏江.
数据挖掘在网络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系统中应用[J]
.远程教育杂志,2004,22(5):41-43.
被引量:18
6
张庆文,王武魁.
基于校园网的知识点相关课件信息系统开发[J]
.教育信息化,2005(1):57-59.
被引量:1
7
徐小东.
关于开发网络课件的思考[J]
.管理信息系统,2001,0(10):30-31.
被引量:6
8
徐世猛.
网络课件中的学生"学习过程记录"初探[J]
.远程教育杂志,2005,23(1):45-46.
被引量:6
9
傅骞,何克抗,马晓强.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实验技能测评自动化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5(03S):68-71.
被引量:7
10
郑炎顺,丁新.
特里·安德森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5(4):42-4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4
1
陈正莉.
电工技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J]
.硅谷,2009,2(21).
2
杜立波.
远程教育实验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兼谈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4(3):50-53.
被引量:2
3
刘凤田,赵建军.
开放教育环境下的教师主页特征[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52-53.
4
王正,黄秋明.
整合论——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观照下的学科教学理念改革[J]
.改革与战略,2005,21(9):115-117.
被引量:1
5
韩涛,孟雅辉.
基于数据库的网络课程学习路径优化方法的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5(11S):68-70.
被引量:3
6
吴焕庆.
从教学交往谈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J]
.远程教育杂志,2006,24(1):48-50.
被引量:7
7
陈宝军.
试论网络课程中的意义交互[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6):51-53.
被引量:1
8
吴文铁.
基于Web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虚拟实验室探索[J]
.福建电脑,2008,24(4):138-139.
被引量:6
9
刘美玲,陈崚.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学习者学习特征[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8(5):81-83.
10
王承博,王艳艳.
从教学起点谈网络教学的交互[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1):108-110.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65
1
靳海科.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网络教学的应用[J]
.糖尿病天地,2018,15(4):140-141.
被引量:1
2
胡礼广,谢海燕.
基于Web的虚拟金相实验室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69-70.
被引量:9
3
谌莉.
在网络教学中的意义分析[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60-62.
4
刘凤田,赵建军.
开放教育环境下的教师主页特征[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52-53.
5
李爱国.
关于高校教师个人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3):76-78.
被引量:5
6
梁兢.
基于网络环境下师生角色的内涵及关系[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2):143-144.
被引量:2
7
高智英,刘欣,薛枝梅.
网络课程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分析[J]
.远程教育杂志,2007,25(4):47-50.
被引量:2
8
潘见炜.
论创建教师个人网站的现实意义[J]
.网络与信息,2008,22(4):43-43.
9
刘向敏,吴芸,孟庆双.
提高学生决策能力的网络课程交互设计[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3):53-54.
10
邵恒,杜建彬.
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与应用[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4(2):29-31.
被引量:1
1
王晨霞,崔国富.
重建教学的交往本质[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2):31-32.
被引量:1
2
薛二勇,盛群力.
教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往[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1):38-40.
被引量:6
3
陈英.
试论增强小学课堂情感教学的对策[J]
.科园月刊,2011(5):148-150.
4
朱文娟.
“对话”视阂下教师角色发展问题研究[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12):149-150.
5
熊建利.
论师生关系视角下的教学交往本质[J]
.成功,2008(10):156-156.
6
崔万玺.
解构教学交往的本质[J]
.前沿,2006(6):70-71.
被引量:2
7
黄淑洁.
网络语境下教学交往的本质解构[J]
.网络财富,2009(12):15-17.
8
周晓燕.
学习方式变革:伦理意义及其问题反思[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6):59-64.
被引量:5
中国远程教育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