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内蒙古地区旅游气候资源的四大优势和两方面不足 ,规划总结出五个旅游气候区 。
出处
《内蒙古气象》
2002年第3期24-26,共3页
Meteorology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参考文献5
-
1王志学.中国内蒙古,1986.
-
2朱瑞兆;孙立勇;杨捷.应用气候手册,1991.
-
3高卫东,姜巍,胡莎莎.济南市旅游气候的舒适度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1):94-98. 被引量:9
-
4张宪玉,刘家明,吴月湖,刘爱利.包头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3):128-133. 被引量:18
-
5段丽萍.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区划的初步设想[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z1):33-4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53
-
1陈扬.重庆市的旅游形象及建设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121-124. 被引量:2
-
2刘德谦.成都旅游的发展定位与形象定位[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5(1):46-49. 被引量:11
-
3屈海林,邱汉琴.香港都市旅游的形象及竞争优势[J].旅游学刊,1996,11(1):24-28. 被引量:60
-
4陈传康,王新军.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J].旅游学刊,1996,11(1):48-52. 被引量:98
-
5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兼析深圳景点旅游形象[J].旅游学刊,1995,10(3):29-31. 被引量:91
-
6杨尚英,张秦伟,陈小宁,郭晓辉.旅游气候资源的Fuzzy评价探讨──以太白山为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15(6):30-33. 被引量:10
-
7梅青.济南市的旅游形象及其定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6):76-80. 被引量:2
-
8许振文,乌恩.吉林省旅游形象建设刍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8,0(5):66-69. 被引量:1
-
9郑向敏,林美珍,陈传钱.澳门“赌城”旅游形象的SWOT分析[J].旅游科学,2004,18(3):1-7. 被引量:11
-
10刘德才,崔浩,杜子章,赵惠梅.河北省旅游资源类型及区划[J].河北地质矿产信息,2004(3):5-1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31
-
1李超,李文峰,陈威霖.江苏省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及旅游区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S1):14-17. 被引量:6
-
2于华深,蔺娜,于杨.辽宁省太阳能资源分布及区划初探[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24(2):18-22. 被引量:43
-
3姬梅.简论西藏自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4):47-50. 被引量:1
-
4郜红娟,郜凯,韩会庆.镇远古城旅游形象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27-30. 被引量:1
-
5胡婷婷,彭志红.抚州旅游形象定位分析[J].科技广场,2010(4):94-96. 被引量:1
-
6罗华.西藏生态产业经营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23-28. 被引量:4
-
7胡婷婷,彭志红.抚州旅游形象定位分析[J].老区建设,2010(10):9-11.
-
8吴烨.博州5~10月旅游气候舒适度模糊评价[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22(3):32-35. 被引量:1
-
9赵希,朱大明,夏蓉.昆明市旅游气候适宜度分析与评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4):812-815. 被引量:10
-
10李静.包头市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1(10):163-164.
同被引文献90
-
1陈扬.重庆市的旅游形象及建设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121-124. 被引量:2
-
2刘德谦.成都旅游的发展定位与形象定位[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5(1):46-49. 被引量:11
-
3屈海林,邱汉琴.香港都市旅游的形象及竞争优势[J].旅游学刊,1996,11(1):24-28. 被引量:60
-
4陈传康,王新军.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J].旅游学刊,1996,11(1):48-52. 被引量:98
-
5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兼析深圳景点旅游形象[J].旅游学刊,1995,10(3):29-31. 被引量:91
-
6杨尚英,张秦伟,陈小宁,郭晓辉.旅游气候资源的Fuzzy评价探讨──以太白山为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15(6):30-33. 被引量:10
-
7梅青.济南市的旅游形象及其定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6):76-80. 被引量:2
-
8许振文,乌恩.吉林省旅游形象建设刍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8,0(5):66-69. 被引量:1
-
9罗菊英,闫永才,李灿,潘汉标.恩施自治州气候资源分析及旅游适宜性区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S1):39-45. 被引量:20
-
10郑向敏,林美珍,陈传钱.澳门“赌城”旅游形象的SWOT分析[J].旅游科学,2004,18(3):1-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9
-
1段丽萍.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区划的初步设想[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z1):33-40. 被引量:6
-
2张宪玉,刘家明,吴月湖,刘爱利.包头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3):128-133. 被引量:18
-
3高卫东,姜巍,胡莎莎.济南市旅游气候的舒适度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1):94-98. 被引量:9
-
4白美兰,郝润全,高建国,李喜仓,杨晶.内蒙古地区气候资源生产潜力及其人口承载力分析评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6):253-257. 被引量:15
-
5严德行,魏永林,谢启玉,李月高.海北州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青海科技,2011,18(4):76-79.
-
6王馨颜.乌兰察布市部分地区旅游气候资源评价[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55-57. 被引量:2
-
7吴姗,姚浪,赵春霞,周庶.毕节市近46ɑ气温变化特征及对旅游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气象,2018(6):10-13. 被引量:4
-
8马端良,姜茹茵,伯玥,陈星宇.长岛县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9,0(2):27-30. 被引量:1
-
9黄骏莉.阿拉善盟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7):99-10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4
-
1孟天天,杜香玉,张向前,陈丽荣,路战远,兰慧青,刘雅杰,武迪.灌水量对玉米大喇叭口期光合日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22,41(S02):9-16. 被引量:1
-
2李超,李文峰,陈威霖.江苏省旅游气候舒适性分析及旅游区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S1):14-17. 被引量:6
-
3姬梅.简论西藏自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4):47-50. 被引量:1
-
4郜红娟,郜凯,韩会庆.镇远古城旅游形象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27-30. 被引量:1
-
5胡婷婷,彭志红.抚州旅游形象定位分析[J].科技广场,2010(4):94-96. 被引量:1
-
6罗华.西藏生态产业经营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23-28. 被引量:4
-
7胡婷婷,彭志红.抚州旅游形象定位分析[J].老区建设,2010(10):9-11.
-
8吴烨.博州5~10月旅游气候舒适度模糊评价[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22(3):32-35. 被引量:1
-
9赵希,朱大明,夏蓉.昆明市旅游气候适宜度分析与评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4):812-815. 被引量:10
-
10李静.包头市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1(10):163-164.
-
1阮殿文.科尔沁草原边缘的一只炸蜢[J].青年博览,2010(12):1-1.
-
2Uno.沙漠流水·大青沟[J].汽车自驾游,2009(4):136-136.
-
3范晨芳.山西省旅游资源评价与分区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7(1):87-93. 被引量:5
-
4李佳睿,苏航,郭亚男,张力军,张启民,王金.邂逅通辽[J].东北之窗,2011(15):20-23.
-
5通辽经纪人协会“三板斧”[J].经纪人,2004(10):92-92.
-
6刘杨.科尔沁草原文化旅游整合研究[J].农业经济,2015(12):37-39. 被引量:2
-
7包文军.查干湖“冬捕”演绎别样风情[J].决策探索,2017(1):90-93. 被引量:2
-
8绿化沙漠 从我做起[J].时尚旅游,2009(10):187-187.
-
9乌雅泰.故乡小桥上的梦[J].民族文学,2013(12):97-100.
-
10杨刚.重庆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与分区(英文)[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5):561-578.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