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和重大发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个代表”不仅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 ,而且是对“三个有利于”的重大发展。了解这一点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三个代表”
作者
许维安
机构地区
湛江海洋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2003年第1期10-11,14,共3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三个有利于'
'三个代表'
继承
发展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8][9][11][15][16][19][21][23][24][26][27][28][29][3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3,224,255,273,124,208,348,138,237,255,142,148,109,226,251,256.
共引文献
43
1
周怀生.
网络文明与高校育人新思路[J]
.衡阳师专学报,2002,23(4):139-141.
2
程民选,赵吉林.
邓小平社会调控目标思想初探[J]
.天府新论,2005(1):1-5.
3
周代怀,黄晓利,陈作国.
试论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与发展[J]
.天府新论,2005(2):14-15.
4
许永璋,于兆兴.
世界近代史断限问题新探[J]
.史学月刊,2003(1):55-60.
被引量:9
5
刘兴全.
关于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J]
.天府新论,2006(4):67-69.
被引量:2
6
蒋玉林.
构筑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作用[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1):86-88.
被引量:1
7
张万兵.
浅析我国和平崛起的有利条件——以当今国际形势为视角[J]
.广西社会科学,2008(1):174-177.
被引量:1
8
韩振峰.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J]
.广西社会科学,2008(3):5-10.
被引量:14
9
梁文化.
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高校法制教育新探[J]
.广西社会科学,2008(3):198-200.
被引量:3
10
晏惠.
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人本表达[J]
.广西社会科学,2008(6):1-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7
1
王升文.
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J]
.理论学刊,2001(5):29-30.
被引量:1
2
冯晶丽.
论“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一致性[J]
.学习论坛,2000,16(10):6-8.
被引量:1
3
韦义勇.
“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J]
.桂海论丛,2000,16(5):12-14.
被引量:2
4
商兆鑫.
“三个代表”同“三个有利于”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J]
.求实,2000(6):10-12.
被引量:1
5
许开程.
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6):61-62.
被引量:1
6
汪寿祥.
“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科学思想一脉相承[J]
.求实,2001(10):13-15.
被引量:2
7
黄开国,杨祖恩.
论“三个代表”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和发展[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5):73-75.
被引量:2
8
贾顺梅.
论“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统一[J]
.实事求是,2002(1):10-11.
被引量:3
9
毛惠彬.
“三个代表”对“三个有利于”的坚持和发展[J]
.党政论坛,2001(7):9-10.
被引量:1
10
邓以新.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06).
引证文献
1
1
康晓强.
“三个有利于”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研究综述[J]
.高校社科信息,2004(5):29-31.
1
朱宗友,韩泽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23(5):17-21.
2
李坤,程树明.
从马恩的经典著作分析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J]
.学理论,2010(19):62-63.
被引量:1
3
吴若飞.
延安时期毛泽东党内民主思想探析[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30(4):14-19.
4
秦宣,李春德.
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几个历史阶段[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1):39-42.
被引量:1
5
廖志安.
毛泽东民本思想简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7):28-29.
6
沧南.
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点[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7(1):46-49.
7
范志轩,汤晓荣.
略论邓小平创新思维的阶段性特征[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16-118.
8
西方学者论马克思主义[J]
.科技文萃,2001(15):52-52.
9
许静.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5):85-89.
被引量:2
学术论坛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