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称谓、吉祥语、禁忌语、咒语的文化象征——对几种日常语的意义阐释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日常用语作为一种交际符号 ,总是包含着诸多暗示 ,具有特定指向并隐藏着某种意义。日常语言的产生和流行并非一种孤立的语言现象 ,而常常是某个时代、某些人群、某个民族、某种文化心理的积淀。本文试就日常用语中的称谓、吉祥语。
作者
陈创生
机构地区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
出处
《学术论坛》
200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日常语言
称谓
吉祥语
禁忌语
咒语
象征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罗宾斯.普通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43.
2
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48.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25.
4
Ludwig Wittgenstein. 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 cus[M]. London & NewYork, 1922.002.
共引文献
11
1
俞理明.
汉字形体对汉语词汇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0-66.
被引量:2
2
殷相印.
人文主义语言观与西方修辞学研究[J]
.修辞学习,2008(6):24-28.
被引量:2
3
殷相印.
论“三一语言学”的人文主义语言观——兼评王希杰的修辞观[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2):113-117.
被引量:2
4
宋成斌,王志勇.
浅析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6):117-118.
被引量:7
5
郑野.
英语词汇的文化输出[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187-188.
6
李香玲.
接触与融合路径下的和谐文化[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4):51-54.
7
何莎.
流行语“给力”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1):93-94.
被引量:2
8
黎运汉.
修辞与文化背景[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4):108-115.
被引量:18
9
聂雪萌.
谈内地流行语的港化现象[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4):8-12.
被引量:1
10
韦汉军.
理性与生存超越[J]
.学术论坛,2002,25(5):20-2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7
1
潘蛟.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11-17.
被引量:34
2
陈慧英.
穗港地区的吉祥语[J]
.修辞学习,2000(3).
被引量:3
3
刘福根.
汉语詈词文化意蕴例析[J]
.浙江社会科学,1998(3):125-129.
被引量:18
4
刘福根.
汉语詈词浅议[J]
.汉语学习,1997(3):44-46.
被引量:28
5
孟建安,柳金殿.
詈语与社会文化[J]
.当代修辞学,1997(5):44-45.
被引量:10
6
陈伟武.
骂詈行为与汉语詈词探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2(4):114-123.
被引量:23
7
王新华.
汉语禁忌语分布研究[J]
.东岳论丛,2004,25(5):130-132.
被引量:5
8
丽扎.阿布达里列.
哈萨克语中的禁忌语、委婉语与文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6):416-417.
被引量:2
9
郝志华.
汉语动物词文化意蕴例释[J]
.咸宁学院学报,2002,22(1):23-26.
被引量:7
10
吴恒贤.
从吉祥语翻译论“文化传真”[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68-7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汤夺先,王增武.
东北地区“开南窗”习俗初探[J]
.东疆学刊,2010,27(3):40-44.
2
韩健.
汉语语言迷信现象——语言崇拜和禁忌的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3):111-113.
被引量:1
3
许海明.
学生称谓变化的教育隐喻分析[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6):116-116.
4
储一鸣.
吉祥语之修辞造词类型与理据[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95-98.
5
张鸿艳.
汉语动物词褒贬色彩的语言民俗文化探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4):29-31.
6
涂彬媚.
幼儿成长视野下的禁忌语[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30(1):117-11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怡.
山西汾河片方言亲属称谓词“二”的文化内涵——以“二爸(爹)”“二妈(娘)”为例[J]
.河池学院学报,2022,42(5):60-65.
1
万璐璐.
中英日色彩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对比——以“黑、白”为例[J]
.黑河学刊,2010(10):67-67.
被引量:1
2
史舒薇.
《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J]
.现代中文学刊,1994(1):43-45.
被引量:1
3
蓝尚如.
潮汕方言中的古称谓词[J]
.现代交际,2010(9):40-41.
被引量:1
4
蔡辉,冯杰.
网络语言的类型特点探析[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5(3):59-62.
被引量:8
5
鄢家琼.
象征意义与听力理解[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9,15(S1):56-58.
6
周银华.
从“绿色”看中英语言文化的异同[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4):143-144.
被引量:1
7
张琛.
浅谈红色在汉英文化中的象征意义[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11):23-24.
被引量:3
8
张鑫彤.
颜色词在中西文化对比下的翻译[J]
.现代交际,2011(6):64-64.
9
王羽.
中西文化对比下颜色词的差异比较[J]
.知识经济,2012(14):151-151.
10
李旭,瞿艺.
中法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与翻译[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168-173.
被引量:4
学术论坛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