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中国城市集合居住模式的重构
被引量:
12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ttern of the Congregate Habit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针对当代中国城市居住建设的现状,本文尝试从集合居住的角度来认识城市的地域结构构成方式,并建构起集合居住社区的概念,分析了其内涵的两个方面,提出以多层次的公共空间网络起到促进社区整合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以重建邻里关系为中心的的新小区模式进行了重构。
作者
杨军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9-31,共3页
Architectural Journal
关键词
中国
城市
集合居住模式
社区整合
分类号
TU984.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53
参考文献
2
1
设计北京社区形象,北京晚报,2002年10月28日28版
2
Wayne K.D.Davies & David T.Herbert,Communities within Cities:an Urban Geography,Belhaven Press,1993:33-39
同被引文献
103
1
薛东,翁祖彪.
基于居民美好生活的社区公共空间构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75-80.
被引量:20
2
王华.
居住社区中的“邻里交往”与“空间环境”分析[J]
.建筑知识,2004,24(3):46-48.
被引量:25
3
刘美霞.
中美住宅形式对比研究[J]
.中国建设信息,2004(10S):41-44.
被引量:4
4
胡惠琴.
集合住宅的理论探索[J]
.建筑学报,2004(10):12-17.
被引量:22
5
曾海.
存在哲学视野中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另一种解读[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6):105-109.
被引量:3
6
罗劲.
现代日本集合住宅[J]
.世界建筑,1994(2):60-65.
被引量:7
7
夏建中.
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1-6.
被引量:96
8
李蕾.
聚合居住与高层住宅主体公共空间营造[J]
.华中建筑,2004,22(5):76-79.
被引量:4
9
聂兰生,舒平.
低密度住宅的规划设计与新技术的应用[J]
.世界建筑,2003(7):28-30.
被引量:4
10
李强.
从邻里单位到新城市主义社区——美国社区规划模式变迁探究[J]
.世界建筑,2006(7):92-94.
被引量:55
引证文献
12
1
刘伟.
对高层住宅适居性中生理和心理影响的分析[J]
.山西建筑,2005,31(19):22-23.
被引量:4
2
路晓东,李健.
小规模住区规划设计初探——以重庆市恒泰小区为例[J]
.规划师,2005,21(10):68-69.
被引量:2
3
李蕾.
聚合居住与高层住宅主体公共空间营造[J]
.华中建筑,2004,22(5):76-79.
被引量:4
4
傅艳华.
浅析居住环境与场所精神——对居住环境设计的思考与研究[J]
.大众科技,2009,11(10):59-60.
5
宋志敏.
新型低层住宅小区的设计实践——顺德御华明珠花园投标方案设计[J]
.建材与装饰(中旬),2008,0(5):54-55.
6
游晓琴,王方.
“邻里中心”理念指导下的住区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以宿州市沱河韩池子片区为例[J]
.安徽建筑,2011,18(6):46-47.
7
周建高.
论我国住宅集合化的弊端与破解路径[J]
.中国名城,2012(7):30-36.
被引量:9
8
蔡禾,贺霞旭.
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2):133-151.
被引量:117
9
周建高.
日本集合住宅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日本经济,2017,36(2):21-29.
被引量:6
10
聂丹,郑革委.
浅议现代城市住宅设计中“灰空间”的应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24):155-15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3
1
牛耀红.
网络公共空间与乡土公共性重建——以西部农庄冯村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0(2).
2
张霞,邢依玲,张积家.
邻里凝聚与混乱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心理虐待与忽视的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267-271.
被引量:7
3
蔡禾,王帅之.
论城市社区矫正对社区凝聚力的影响[J]
.学术月刊,2021(2):125-138.
被引量:2
4
袁方成,黄盼.
基层公共安全治理社会化:机制与路径——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组织观察[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8(2):47-58.
被引量:1
5
唐佩璐,张玉萍.
社区户外共享空间景观构建影响因素研究[J]
.工业设计研究,2019(1):120-124.
6
艾佳.
社会结构视域下凝聚力对旅游型城市发展的作用研究——以云南丽江为例[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1,30(2):351-365.
7
陈光普.
社区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J]
.宁夏社会科学,2020,0(1):136-144.
被引量:22
8
李蓉蓉.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生成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以芜湖市X社区为例[J]
.理论观察,2023(6):88-92.
9
樊佩佩.
“解码”基层群众自治困境:城市社区公共参与的内外分隔逻辑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21(6):80-88.
被引量:11
10
吴海琳,程茹.
走向“复合型社会”赋能的智慧社区建设——空间社会学视角下的“十三社区”案例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5-96.
被引量:13
1
彭琳.
福清玉屏街道社区整合发展规划[J]
.小城镇建设,2010,28(11):63-66.
2
蒋朝晖,董超.
街区尺度的影响因素探析[J]
.城市建筑,2016,0(22):39-41.
被引量:2
3
王蕾.
合肥市举办2004年规划论坛[J]
.城市规划通讯,2004,0(5):9-9.
4
金秋野.
“第三空间”与第三种选择[J]
.时代建筑,2016,59(6):88-95.
5
李俊.
旧城社区整合中的均衡与关注——以厦门同安区旧城中心社区整合规划为例[J]
.福建建筑,2016(3):6-9.
6
河北省出台镇、乡村规划编制技术导则,集中一村或多村合建中心村,村庄规划不能照搬城市居住小区模式[J]
.工程质量,2010,28(5):80-80.
7
臧国栋.
略谈我国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及其发展[J]
.求知导刊,2014(11):39-39.
8
刘峰,周榕.
北京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加密支路公共空间网络优化研究[J]
.北京规划建设,2017(2):99-103.
9
刘泉锋,武振宇.
灵宝朱阳镇棚户区改造复耕土地56.2公顷[J]
.资源导刊,2012(10):28-28.
10
高鹏.
论坛关注社区及社区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J]
.规划师,2002,18(8):13-16.
被引量:8
建筑学报
200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