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纳米光镊技术——新兴的纳米生物技术
被引量:
1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兴的纳米生物技术———纳米光镊技术,操作和探测精度从微米提高到纳米。在技术手段、实验方法和应用领域上都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和深化。本文对它的基本特点、关键技术、实验方法及其应用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并指出了它在纳米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
李银妹
楼立人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出处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Laser &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
基金
中国科学院
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
关键词
纳米光镊技术
纳米生物学
现状
展望
组装
分类号
Q63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4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204
1
陈洪涛,李银妹,楼立人,孙黎,张达,龚錾.
光镊技术中的纳米位移探测及其测量误差讨论[J]
.中国激光,2004,31(6):729-734.
被引量:14
2
王学恩,范兆忠,张禄,唐天同.
金属覆层光纤探针近场特性研究[J]
.光子学报,2004,33(8):912-915.
被引量:4
3
王晓娜,白剑,侯西云,杨国光.
利用光镊系统实现纳米加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
.光学仪器,2004,26(4):16-20.
被引量:2
4
印建平,刘南春,夏勇,恽旻.
空心光束的产生及其在现代光学中的应用[J]
.物理学进展,2004,24(3):336-380.
被引量:61
5
李银妹,楼立人.
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光镊技术[J]
.生命科学仪器,2004,2(4):3-9.
被引量:9
6
陈洪涛,李银妹,楼立人,龚錾,邱俊.
光阱刚度与实验条件的依赖关系[J]
.中国激光,2004,31(11):1361-1366.
被引量:9
7
孙鹂,赵正言.
荧光指示剂检测铅的细胞毒性作用[J]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15(6):332-333.
被引量:1
8
潘兵,续伯钦,陈丁,冯娟.
数字图像相关中亚像素位移测量的曲面拟合法[J]
.计量学报,2005,26(2):128-134.
被引量:75
9
龚錾,陈洪涛,李银妹,楼立人,邱俊.
四种光阱刚度测量法的实验研究与比较[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35(5):601-607.
被引量:9
10
朱杰,孙润广.
激光光镊技术在单细胞、单分子科学中的应用研究[J]
.激光杂志,2005,26(6):90-91.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8
1
鲍建华,龚錾,陈洪涛,王忠,李银妹,楼立人.
粒子的轴向位移对光阱力学参数标定的影响[J]
.中国激光,2005,32(10):1421-1424.
被引量:5
2
朱艳英,丁喜峰,高秋娟,王明利.
单光束光镊横向光阱力的计算与仿真分析[J]
.激光杂志,2006,27(1):69-70.
被引量:1
3
霍鑫,潘石,孙伟.
激光捕获技术及其发展[J]
.光学技术,2006,32(2):311-315.
被引量:4
4
霍鑫,潘石,吴世法.
近场光镊技术研究新进展[J]
.光学技术,2007,33(2):292-295.
被引量:3
5
王初,李勤,曹群,胡晓明,冯万力,沙定国,林家明.
阵列光镊的发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7,44(5):62-66.
被引量:4
6
杨黠.
光镊在基因治疗中的实现[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4):101-104.
7
魏勇,朱艳英,赵原源,肖长江,史锦珊.
光镊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发展与应用[J]
.燕山大学学报,2008,32(1):58-64.
8
任煜轩,周金华,吴建光,李银妹.
全息光镊-光镊家族中极具活力的成员[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45(11):35-41.
被引量:17
9
侯俊芳,邓爱红.
生物光子学应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2):40-41.
10
谢婧.
光镊研究与产业现状[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46(6):13-15.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翟中生,刘愿,汪于涛,王丽,刘顿,操文泽,伍义刚.
基于实时图像反馈的能量高均匀性多光束加工技术研究[J]
.应用激光,2020,40(5):884-889.
被引量:4
2
王忠,李银妹,楼立人,王浩威,龚錾.
双光阱法测量光阱横向力场分布[J]
.中国激光,2006,33(2):195-198.
被引量:3
3
霍鑫,潘石,吴世法.
近场光镊技术研究新进展[J]
.光学技术,2007,33(2):292-295.
被引量:3
4
杨建春,徐龙君,章鹏.
倏逝波型光纤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J]
.光学技术,2008,34(4):562-567.
被引量:10
5
谢婧.
光镊研究与产业现状[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46(6):13-15.
6
张晓晖,郭彦,吴建光,张钰,李银妹.
光镊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46(6):24-31.
被引量:8
7
陈冠雄,周金华,任煜轩,李银妹.
操控金属粒子的光镊技术[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46(6):32-38.
被引量:5
8
李新忠,刘汇慧,甄志强,李立本,陈庆东.
亚像素数字散斑相关测量的曲面拟合法研究[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46(8):72-75.
被引量:6
9
吴建光,任煜轩,王自强,周程,李银妹.
旋转玻片法实现分时复用多光阱[J]
.中国激光,2009,36(10):2751-2756.
被引量:4
10
侯俊芳,邓爱红.
生物光子学应用[J]
.激光生物学报,2009,18(5):695-699.
1
梁秀梅.
纳米技术和纳米生物学[J]
.生物学杂志,1999,16(3):47-47.
2
朱艳英,魏勇,高秋娟,赵原源,王明利.
纳米光镊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研究[J]
.光学与光电技术,2007,5(6):81-83.
被引量:2
3
余兴龙,贾惠波,朱圣庚.
纳米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J]
.仪器仪表学报,1995,16(S1):92-97.
4
宋志刚,袁磊,林海,闫荣阶,王绪娥.
维生素E的研究现状与未来[J]
.山东畜牧兽医,2000,21(6):63-66.
被引量:2
5
陈成.
生物信息学的现状与未来[J]
.生物技术通报,2000,16(2):51-53.
被引量:4
6
刘瑞三.
实验动物科学的现状与未来[J]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7,17(4):191-196.
被引量:4
7
叶小梁.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
.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1996(5):12-20.
8
李来记.
动物数量遗传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
.生物学通报,1995,30(3):4-6.
被引量:1
9
何忠效.
生物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
.生物学通报,1995,30(9):3-6.
被引量:6
10
徐宝德.
生物技术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J]
.国际科技交流,1989(5):13-17.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