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在战略性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6
1 周远和.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作用[J] .广西农学报,2004,19(6):60-63. 被引量:6
2 漆雁斌.农产品目标市场战略选择与定位探讨[J] .农村经济,2005(5):12-14. 被引量:5
3 郭红东.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安排与履约:理论和来自浙江企业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2):36-42. 被引量:79
4 邹彩芬,许家林,王雅鹏.政府财税补贴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实证分析[J] .产业经济研究,2006(3):53-59. 被引量:91
5 赵海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J] .北方经贸,2007(6):12-13. 被引量:2
6 Charnes A, W W Cooper, E Rhodes. Measuring the Eficien- 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J] . European Journal of Op- erational Research, 1978, (2) :429 - 444.
7 朱湖根.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43-46. 被引量:14
8 邹彩芬,等.政府财税补贴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实证分析[J|.2006.(31:53.59.
9 庞笑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思考[J] .金融研究,2008(7). 被引量:1
10 王茜.农业产业化龙头上市企业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08,22(10):48-5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21
1 周吉,刘满凤,陈义平.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江西省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效率比较分析[J] .科技与管理,2012,14(5):16-23. 被引量:5
2 张宇,王丽明,王玉斌.基于DEA模型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生产效率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52-58. 被引量:12
3 顾振中,洪梅.论农业经济的管理创新研究[J] .中国经贸,2013(2):53-54. 被引量:1
4 陈磊,张春霞,许佳贤.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省87家龙头企业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6):57-60.
5 姜贵腾,余元春,章群.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研究——基于DEA的四川省84家省级龙头企业实证分析[J] .林业经济,2014,36(6):69-78. 被引量:3
6 王铁,杨林娟.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问题研究——基于甘肃省358家企业的调查[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4):6-10. 被引量:1
7 王铁,杨林娟,王霖,辛文文.基于DEA的甘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绩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4):315-320. 被引量:8
8 曾寅初,程晓平.农产品批发市场财政扶持真的具有政策效果吗?——基于供销系统490家市场数据的得分匹配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6(5):52-61. 被引量:5
9 林恩惠,郑理,郑少红.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以福建省部分龙头企业为例[J] .发展研究,2015,32(10):59-63. 被引量:3
10 汤滢,胡宝贵.农业产业化典型企业分析——北京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6(2):195-197. 被引量:4
1 周磊义,姬鹏程.关于机械工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思考[J] .中国机电工业,2000(16):50-51.
2 陈锡文,杜鹰,唐仁建,宋洪远.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J] .管理世界,2000,16(1):146-150. 被引量:43
3 刘克辉.农业的出路:实现战略性结构调整[J] .福建通讯,2000(2):5-7.
4 农业的当务之急是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J] .财经政法资讯,2001,17(5):65-65.
5 战略性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增强[J] .当代农村,2002(3):5-6.
6 王芳玉.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1,12(3):4-5.
7 张烁,严天科.略论煤炭行业战略性结构调整[J] .能源政策研究,2000(4):15-24.
8 李立德.加速行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改组开创我省机械工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J] .江西机械,2000(1):4-11.
9 吴晓华.加速推进机械工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改组[J] .中国经贸导刊,2000(1):8-8.
10 陈锡文.十六大代表谈十六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J] .中国农垦,2003(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