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精神桥梁
出处
《税收与企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共1页
Tax and Enterprise
-
1杜穹.消费重塑“我是谁”[J].21世纪商业评论,2009(11):102-104.
-
2石勇.浅析“民族”定义的学术争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1):117-118.
-
3范园园,赵丽琴.我国中产阶层的主观认同研究述评[J].黑河学刊,2014(1):184-186. 被引量:1
-
4肖昕茹.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1):60-65. 被引量:12
-
5柴玲.论海外华人的中国认同[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0,27(1):67-76. 被引量:8
-
6狄雷,刘能.异质性社区的社会交往与社区认同——北京沙村的个案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25-29. 被引量:6
-
7庞朴.“文明”界说[J].战略与管理,1996(4):92-95.
-
8袁同凯.广西融水苗人族源探析——兼论族群主观认同、族属客观标示与族群认同变迁[J].广西民族研究,2007(1):53-60. 被引量:4
-
9李亦园.族群关系脉络的反思——序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1):136-138. 被引量:13
-
10巫达.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历史因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4):19-23. 被引量: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