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5,共1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同被引文献14
-
1张春根,万伯桥.我院实施学分制的效应及其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20(A00):90-92. 被引量:2
-
2赵刚,朱晓波.高等成人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的利弊分析与可行性探讨[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0(4):51-53. 被引量:1
-
3王世伟,李景怡.谈学分制的利弊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2(2):69-72. 被引量:7
-
4朱旗.对中学实施学分制的思考与建议[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3-125. 被引量:3
-
5张忠寿.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下学生管理工作要实现六个转变[J].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5):35-36. 被引量:6
-
6李联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综述[J].高等理科教育,2002(6):41-46. 被引量:11
-
7陈月茹.美国高中学分制及其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3,32(1):22-27. 被引量:9
-
8刘继和.日本学分制高中的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03,32(1):28-33. 被引量:3
-
9弓志刚,原梅生.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1):5-9. 被引量:10
-
10宋元平,董骏.学分制下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新变化与角色定位[J].体育与科学,2003,24(2):75-76.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4
-
1姚允聪,董跃娴,李大鹏.论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S1):9-11. 被引量:3
-
2葛李,陈美娟.高等院校实行学分制的利弊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28(3):289-290. 被引量:3
-
3彭康清,黄志刚.我国高中实施学分制利弊之分析[J].知识窗(教师版),2010(4X):6-7.
-
4李庆平,魏山金.国外高中学分制管理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4(4):55-57.
二级引证文献6
-
1刘占柱,姚丹,于彦华.弹性学分制的探析与实践[J].社科纵横,2007,22(5):133-135.
-
2刘非.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4):38-38.
-
3刘占柱,姚丹.弹性学分制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1):124-126. 被引量:11
-
4戴世英.对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4):26-27.
-
5廖丹,方卓,韦燕飞,段雪琳,赵铁建.多点量化评价机制在学科学分评定中的应用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3):292-294. 被引量:5
-
6张雁.学分制条件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8-19.
-
1贺永刚.军队院校实行学分制问题的探讨[J].海军院校教育,2001(1):51-52. 被引量:1
-
2张英.2014,时光失不再来[J].当代职校生,2014,0(12):1-1.
-
3有宝华,魏山金.学分制的含义与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的意义[J].中小学管理,2003(10):35-36. 被引量:1
-
412星座上课时的“千姿百态”[J].初中生学习(低),2016,0(4):46-47.
-
5李阳春.师范专科教育改革新思路[J].衡阳师专学报,1994(4):104-106.
-
6李进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5,19(4):98-101.
-
7檀仁梅.谈谈大学试行学分制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84-87. 被引量:5
-
8段庆,方杰,郭远远.数字化环境为教学“添翼”[J].中国教育网络,2009(12):69-71.
-
9李进才,娄延常.试论学分制的优越性[J].教育研究,1981,2(9):27-30.
-
10益群.台湾试行高中学年学分制[J].世界教育信息,1994,7(8):2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