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4-146,共3页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1637
-
1纳日碧力戈,陶染春.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2):5-12. 被引量:10
-
2郭永平.人类学的黄土文明研究:倡导、理论与实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3):56-63. 被引量:1
-
3刘仕刚,张继焦.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困境和发展新方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2):40-49. 被引量:5
-
4吴光芬.中国—丹麦“纸的对话”:非遗展陈中的技艺交流与文化变异[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2):279-288. 被引量:1
-
5王晓宁.文化自觉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实现路径[J].作家天地,2020(11):78-79.
-
6刘立云.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资本论》研究,2022(1):248-258.
-
7韩黄英,张紫玲,宋鹏飞.客栈在遗产活态传承中的作用探讨——以平遥古城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5):68-72.
-
8任希.中医典籍英译中的“文化自信”研究——以李照国《黄帝内经》英译本为例[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0):220-223. 被引量:2
-
9李亚培,于海波.“城中村校”随迁儿童文化适应的困境分析与超越——基于赣北地区南郊小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1(2):70-78. 被引量:3
-
10王晓旻.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药学英语》课堂教学反思与实践[J].校园英语,2020(49):84-8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1
-
1刘长明.发展的革命——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5-14. 被引量:75
-
2苏宝梅,刘宗贤,刘长明.和谐伦理学宣言——为了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存在的和谐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5):1-10. 被引量:43
-
3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0-56. 被引量:131
-
4黄颖.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以“新天地”为例[J].城市问题,2007(1):75-78. 被引量:8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6苏宝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的和谐理念[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4):1-9. 被引量:4
-
7王戈.文化多样性与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3):86-89. 被引量:7
-
8刘长明.和谐是生产力之祖[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1):4-13. 被引量:17
-
9芦平生,陈玉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演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158-160. 被引量:32
-
10叶良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114-116.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19
-
1肖陆军,陈世俭.统筹城乡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策:以重庆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8(6):32-36.
-
2李景辉.留住“平民银行”[J].瞭望,2002(47):34-34.
-
3李秀丽.旅游业中的不和谐因素与和谐发展[J].经济与管理,2006,20(4):86-88. 被引量:2
-
4黄义侠.论图书馆和谐服务的构建[J].兰台世界(上旬),2006(12X):71-72. 被引量:1
-
5彭培兰,王明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31-34. 被引量:1
-
6李燕冰.以和谐发展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1(1):73-75. 被引量:2
-
7叶育新.科学发展观之先进文化含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7(2):23-26. 被引量:4
-
8陈建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生态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35-40. 被引量:3
-
9刘益星,姬孟丹.基于和谐发展观的高校公寓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96-97. 被引量:5
-
10包庆德.生态和谐视域中的和谐社会研究状况述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22-28.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