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十世纪初中西文学的一次“换位”
被引量:
2
An "Exchange of Position" That Occurred in the Western and the Eastern Cultures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 0世纪初 ,中西方文学都同时开始了“现代化” ,且都出于彻底反叛既定文艺美学传统和全新创造的需要 ,而转向异域文化寻求借鉴 ,从而导致了中西方文学的一次“换位”。本文就这种现象进行论述分析 。
作者
邓经武
机构地区
成都大学中文系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3-37,共5页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20世纪
中西文学
新文学运动
英美意象派
换位
中国文学
西方文学
分类号
I109.5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毛敏诸.
《荒原》浅析[J]
.外国文学研究,1983,5(3):39-42.
被引量:1
2
赵毅衡.
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影响的几点刍议[J]
.文艺理论研究,1983(4):23-30.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2
1
杜爱平.
“点染”法:论意象主义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吸纳与创新[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37-38.
2
刘岩.
论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J]
.中国文化研究,1995(2):124-130.
被引量:12
3
刘英凯.
关于“音美”理论的再商榷[J]
.现代外语,1989,12(2):36-41.
被引量:21
4
罗朗.
意象的中西合奏与变奏——庞德意象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差异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5):69-73.
被引量:10
5
傅建安,朱序华.
新时期美国诗人庞德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综述[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29(2):91-95.
6
黄焰结.
英译李太白--闻一多与小畑薰良译诗对话的文化考量[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6(4):605-615.
被引量:9
7
徐畔,杨胜男.
中国古典诗词与史蒂文斯的诗歌创作[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2):60-64.
被引量:1
8
黄留威.
宾纳诗歌对中国古诗词的化用[J]
.北方文学(中),2018,0(2):103-104.
9
张波.
比较诗学视野下的《寡妇春怨》汉译策略[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7):176-178.
10
姚成贺,崔放.
中国传统诗歌英译的意象主义“新生”——以英译《苔》为例[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8(3):68-73.
同被引文献
9
1
曹顺庆,李思屈.
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J]
.文学评论,1997(4):43-52.
被引量:78
2
曹顺庆,李思屈.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J]
.文艺研究,1996(2):12-21.
被引量:112
3
张强.
意象派、庞德和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轫[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1):38-44.
被引量:31
4
程章灿.
魏理与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交游考[J]
.中国比较文学,2005(1):132-148.
被引量:9
5
程章灿.
东方古典与西方经典——魏理英译汉诗在欧美的传播及其经典化[J]
.中国比较文学,2007(1):31-45.
被引量:18
6
赵毅衡.远游的诗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7
赵毅衡.《韦利:轮回非幽途》,载《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43页.
8
艾兹拉·庞德.意象主义者的几“不”[C]∥意象派诗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9
艾兹拉·庞德.意象主义[C]∥意象派诗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引证文献
2
1
李冰梅.
韦利与翟理斯在英国诗学转型期的一场争论[J]
.外国文学评论,2012(3):206-220.
被引量:9
2
胡晓玲.
浅析英美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汲取与吸纳[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8-10.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魏家海.
韦利翻译诗学的现代转型——以《九歌》英译为例[J]
.外国语文研究,2015,1(5):52-62.
被引量:3
2
黄立.
今日东学如何西渐——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体系的建构[J]
.当代文坛,2016(2):35-39.
被引量:8
3
陈笑芳.
韦利与《楚辞》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J]
.蚌埠学院学报,2016,5(4):111-115.
被引量:1
4
宋延辉.
清末至五四时期汉典籍英译者特定诉求探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33):170-171.
5
曹顺庆,任鑫.
阿瑟·韦利的中国绘画研究与汉学转折[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40(5):3-15.
被引量:5
6
冯正斌.
述过往以鉴未来:中国文学英译研究综述与反思[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83-88.
被引量:3
7
王文强.
筚路蓝缕,以启“赋”林——阿瑟·韦利对“赋”的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2024,45(4):38-45.
8
王娅婷,冯全功.
翟理斯编译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诗歌翻译修改研究[J]
.外语与翻译,2024,31(3):24-33.
9
黄立.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的得与失[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3(3):176-185.
被引量:1
1
李玲.
论狄金森诗歌意象对现代主义的启示[J]
.云梦学刊,2000,21(2):92-94.
被引量:2
2
武少霞,宋咏梅.
解读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J]
.长城,2012(4):90-91.
3
周文彗.
论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的影响[J]
.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6(3):22-25.
被引量:1
4
姜玉威.
析艾米莉·狄金森的《我品尝未经酿造的美酒》[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2):113-114.
被引量:1
5
陈伟.
英美意象派诗与中国古诗关系浅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9):158-159.
6
贾福林.
谈英美意象派诗歌运动的兴起与终结[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3(3):63-68.
7
陈全黎.
英美意象派与中国意境说[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6(1):19-24.
被引量:3
8
钱志富.
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26(2):10-16.
被引量:1
9
孙昶临.
中西诗歌“意象”嬗变中的相异与契合[J]
.芒种,2012(13):151-152.
10
陈征.
艾米莉·狄金森与意象诗歌创作[J]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S1):75-76.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