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犯罪新闻报道与名誉权和隐私权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02年3月,北京的一家报纸报道,吉林省的一名在押犯状告辽宁的一家杂志侵害名誉权,经一审判决,侵权不成立。尽管如此,这个诉讼案却向大众传播媒介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犯罪新闻作为社会新闻的一部分正成为新闻媒介的热点内容,一方面这类报道满足了受众的某种需求;另一方面,从更积极的意义上看,这类报道对于我国法制的完善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在这类报道中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
周建明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29,共2页
Chinese Journalist
关键词
犯罪新闻报道
名誉权
隐私权
罪犯
犯罪嫌疑人
基本人格权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D923.8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1
林爱珺.
报道审判活动应具有的法律意识[J]
.新闻战线,2003(3):40-41.
被引量:3
2
蔡定剑.[N].《法制日报》,2001年4月15日.
3
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4
徐迅.《媒体报道案件的自律规则》[Z].《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1.7..
5
闵政.《知情权的认定与保护—外国新闻界的经验》[N].《中华新闻报》,2003年3月14日.
6
秦晖.《从法治角度看舆论监督》[N].《南方周末》,2003年1月29日.
7
刘兆琼.
网上名誉权保护刍议——从BBS上首例名誉侵权案谈起[J]
.新闻记者,2003(2):45-47.
被引量:5
8
孙旭培,刘洁.
传媒与司法统一于社会公正——论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J]
.国际新闻界,2003,25(2):71-76.
被引量:25
9
肖嵩.
舆论监督呼唤法律保障[J]
.新闻传播,2003(3):18-19.
被引量:4
10
周每燕.
试论新闻侵权诉讼中的几个抗辩事由[J]
.新闻知识,2003(3):38-4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姚风明.
一起名誉侵权胜诉案引起的思考[J]
.当代传播,2004(5):72-73.
2
姜红.
2003年度中国新闻与法治研究综述[J]
.新闻记者,2004(5):47-49.
1
邱婷.
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界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22):255-256.
被引量:1
2
胡苗苗.
浅论新闻自由与公民隐私权的冲突及协调[J]
.魅力中国,2010,0(14X):9-9.
3
王源.
官员的名誉侵权问题探析[J]
.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4,0(1):348-349.
4
郭育宁.
浅析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6X):209-209.
5
曾宇.
浅析犯罪新闻报道对犯罪心理的影响[J]
.商情,2009(25):99-99.
6
李坤.
犯罪新闻报道中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3):43-45.
被引量:3
7
周长军.
刑事侦查阶段的犯罪新闻报道及其限制——基于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分析[J]
.中外法学,2005,17(6):749-761.
被引量:22
8
桂彩文.
“一则微博引发侵权责任”的法律思考[J]
.山西青年,2016,0(3):98-98.
9
陈小玉.
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与言论自由权的位阶冲突[J]
.中外企业家,2015(1Z).
10
李莎莎.
浅析网络言论侵权[J]
.沈阳干部学刊,2014,16(6):33-35.
中国记者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