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建中国大学城——城市化新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
1
Establishing University City in China- A New Way for Urbaniz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尽快选择科学的城市化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在城市化多元模式探索的同时,需要把握三大基本方向:
作者
郑连虎
机构地区
中国城市经济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
出处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3年第1期4-9,共6页
Future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
中国
大学城
城市化
发展方向
分类号
F291.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6
1
苏皮扬,赵思新,文新.
美国经济:当代模式诸特点[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3):57-61.
被引量:3
2
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课题组,郑连虎,赵海燕,姜飞,秦洁,刘逸坤,郭伟,王海东.
创建新世纪人才“硅谷”生态城——秦皇岛科教兴市的战略选择[J]
.河北学刊,2000,20(6):102-107.
被引量:1
3
肖建莉.
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与城市的若干发展趋势[J]
.城市规划,1999,23(7):34-37.
被引量:11
4
焦新望.
“苏南模式”的历史终结[J]
.经济管理文摘,2001(10):12-16.
被引量:1
5
胡德巧.
硅谷与筑波之比较[J]
.经济世界,2000(10):90-93.
被引量:4
6
洪银兴,周诚君.
大学密集区高新技术与城市的互动发展[J]
.科技与经济,2000,13(6):3-6.
被引量:1
7
张伟江,薛沛建,徐文龙,俞光虹,张光圻,谢仁业,贺芳玲,李蔚,沙正建.
国内创办大学园区若干模式的考察报告[J]
.教育发展研究,2001,21(3):38-40.
被引量:20
8
陈鸿斌.
成也教育 败也教育——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启迪[J]
.日本学刊,2000(6):114-129.
被引量:2
9
柯森.
关于“大学城”:概念规划与概念设计[J]
.高教探索,2001(1):6-10.
被引量:11
10
王红扬.
浅析后工业化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J]
.城市规划,1998,22(5):43-46.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亦冬.
中国城市化问题探讨述要[J]
.现代城市研究,1996,11(6):15-20.
被引量:2
2
胡鞍钢.
跨入新世纪的最大挑战:中国进入高失业阶段[J]
.中国人口科学,1999(6):13-25.
被引量:10
3
利亚姆·班农.信息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31.
4
范剑英.信息社会的城市及其规划(博士论文)[M].,1997..
5
金吾伦,塑造未来信息高速公路通向新社会,1998年
6
秦言,知识经济时代,1998年
7
苑剑英,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8
李惠国,高科技时代的社会发展,1996年
9
利亚姆·班农,信息社会,1991年
10
吴良镛.
“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J]
.城市规划,1997,21(3):4-9.
被引量:127
共引文献
71
1
梁湖清.
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14-17.
被引量:4
2
段杰,李江.
知识经济时代与城市地理研究的新视角[J]
.人文地理,2001,16(4):39-42.
被引量:3
3
陈亮,陈晓红,李诚固.
近代东北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04,11(6):28-31.
被引量:8
4
谢守红,汪明峰.
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组织演变[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16-20.
被引量:11
5
黄敬宝.
大学城与素质教育[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1):47-49.
6
葛新斌,胡劲松.
大学城产权结构和运营机制的理论探讨[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1-7.
被引量:7
7
刘慰瑶.
刍论大学城建设[J]
.辽宁教育研究,2005(6):19-21.
被引量:1
8
杨红平,朱喜钢.
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与城市化进程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84-5086.
被引量:4
9
阙海宝.
高校新校区筹资模式与风险规避分析[J]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5):51-53.
被引量:2
10
王晓红.
典型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特点及值得借鉴的经验[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6):122-128.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6
1
庞朴.
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J]
.中国社会科学,1986(5):81-98.
被引量:123
2
张德祥.
高等教育的整体优化与大学的科学定位特色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26-28.
被引量:29
3
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6.
被引量:302
4
卢晓中.
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52-56.
被引量:74
5
冒荣.
学术行政化与学术资本化的联姻——权力的同谋和学术的异化[J]
.江苏高教,2011(4):1-5.
被引量:17
6
杨锐,张权力.
中国高等教育演化的若干启示——基于文化比较的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2(7):9-17.
被引量:7
7
马陆亭.
深圳大学城发展模式探讨[J]
.现代教育管理,2012(5):5-10.
被引量:10
8
许杰.
彰显大学的文化特质:高等教育政策的旨归[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6):19-24.
被引量:4
9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兵团建设,2012(22):4-21.
被引量:48
10
吴绍芬,潘际銮.
抗日烽火中的高等教育奇迹:理念、制度与文化——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潘际銮院士访谈录[J]
.高校教育管理,2015,9(6):1-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徐高明.
“双一流”背景下的大学名城建设——“南深圳、北青岛”现象分析[J]
.教育科学,2017,33(5):64-7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苏丽锋,高东燕.
“双一流”高校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J]
.教育经济评论,2021(1):75-92.
被引量:6
2
涂阳军,陈来.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C9离世界顶尖大学群还有多远——基于世界大学排名指标的比较[J]
.教育科学,2018,34(3):48-58.
被引量:2
3
杜鹏,杨蕾,刘梓煜.
“先行示范区”背景下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策略与行动建议[J]
.高教学刊,2021,7(27):34-37.
被引量:1
4
许士荣,熊兰馨儿.
改革开放后的大学与城市关系演变和走向探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3):338-343.
1
罗超.
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障碍的思考[J]
.新一代(理论版),2011(3):49-49.
2
刘越.
适应学校新变化,构建思政教育新体系[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5(8).
3
赵拴豹,张志国,高文杰.
关于中国大学城区位变迁驱动城市发展的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6(3).
被引量:2
4
黄永胜,王国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国内大学城公寓管理模式研究[J]
.经济问题,2015(2):76-80.
被引量:2
5
唐海东.
再谈大学城经济发展状况——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2):7-8.
被引量:2
6
牛永刚,王志一.
城市化进程的意义及影响[J]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07,0(6):13-16.
7
吕明合.
大学城——盲目规划背后的空壳危机[J]
.中国工人,2014(9):60-60.
被引量:1
8
范今朝.
从新浙江大学的成立论杭州成为中国“大学城”的必要及可能[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3):148-154.
被引量:2
9
张希胜,李榕青.
再谈中国大学城建设[J]
.辽宁教育研究,2005(1):42-44.
被引量:6
10
李宏.
我国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对策[J]
.赤子,2015(7Z).
被引量:2
未来与发展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