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事证据印证模式下“一对一”证据的审查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刑事证据相互印证是审查、证明、认定犯罪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在"一对一"案件中,往往难以形成证据间充分印证,使得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存在诸多困难,这也是司法实践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在具体案件审查中,首先要逐证分析,全面审查证据,避免先入为主;其次,要发挥间接证据的证明功能,形成完整的证据体系;最后,还要排除合理怀疑,达到内心确定。
作者
章志丰
机构地区
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检察院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9年第2期39-43,共5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关键词
“一对一”证据
印证
排除合理怀疑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张宇.
刑事证明体系与内心确认的关系把握[J]
.中国检察官,2018(2):40-45.
被引量:2
2
阮堂辉,王晖.
“孤证”或证据“一对一”的困境及其出路破解[J]
.湖北社会科学,2008(5):145-148.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岳礼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
[苏]蒂里切夫.苏维埃刑事诉讼[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
3
陈瑞华.
以限制证据证明力为核心的新法定证据主义[J]
.法学研究,2012,34(6):147-163.
被引量:134
4
龙宗智.
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J]
.法学研究,2004,26(2):107-115.
被引量:461
共引文献
16
1
马可.
对“孤证不能定案”规则的解读与反思[J]
.西南法律评论,2022(1):144-158.
2
赵信会,张朋.
论补强规则的理论依据——以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为视角[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136-141.
被引量:1
3
乐乐.
自由心证制度在中国适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37(6):642-646.
4
郭夏菁.
论刑事诉讼语境下的经验法则——以实证研究为视角[J]
.犯罪研究,2017(2):52-59.
被引量:5
5
郭夏菁.
“一对一”证据审查认定规则探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17,17(8):67-73.
被引量:1
6
杜文静.
“孤证不能定案”的逻辑证成[J]
.学术研究,2017(11):39-45.
被引量:13
7
田智中.
“一对一”证据的审查和破解[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0(7Z):159-160.
被引量:1
8
李祥.
新形势下刑事侦查应对“一对一”证据形态的方法与思路[J]
.法制博览,2017(29):95-96.
被引量:2
9
许燕燕.
间接证据的新位阶——以“一对一”贿赂犯罪为视角[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3):85-88.
被引量:2
10
屈玉含.
我国刑事诉讼中儿童证言证明力的补强——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为例[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36(6):65-7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4
1
王路.
论关于认识本身的认识[J]
.中国社会科学,2021(5):51-63.
被引量:10
2
何家弘.
司法证明模式的学理重述——兼评"印证证明模式"[J]
.清华法学,2021,15(5):5-19.
被引量:19
3
张晓园.
论美国刑事诉讼中的积极抗辩[J]
.东方法学,2008(3):150-160.
被引量:4
4
金岳霖,钱耕森.
中国哲学[J]
.哲学研究,1985(9):38-44.
被引量:89
5
李建明.
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性与合理限度[J]
.法学研究,2005,27(6):20-32.
被引量:102
6
刘畅.
证明与印证[J]
.世界哲学,2011(3):38-48.
被引量:13
7
陈瑞华.
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J]
.法商研究,2012,29(1):112-123.
被引量:171
8
陈瑞华.
以限制证据证明力为核心的新法定证据主义[J]
.法学研究,2012,34(6):147-163.
被引量:134
9
纵博.
刑事被告人的证明责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22(2):122-133.
被引量:28
10
成中英,曹绮萍.
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下)[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2):157-166.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2
1
潘凌云,韩雪娇,赵学刚.
合理印证证明模式在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的实践运用[J]
.中国检察官,2019(12):14-18.
被引量:2
2
周慕涵.
印证原理的知识论诠释:理论纠偏与认知重构[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6):181-20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力达.
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理念转变与启示[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1,41(6):63-69.
被引量:1
2
张庆立.
刑事印证证明的实践反思与规范展开[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3,36(6):142-149.
被引量:2
3
张庆立.
新时期刑事印证证明的误解与澄清[J]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4,26(1):40-46.
被引量:1
4
杨雯清.
性侵未成年被害人陈述审查判断的实践探索与反思[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4,43(1):127-140.
1
李祥.
新形势下刑事侦查应对“一对一”证据形态的方法与思路[J]
.法制博览,2017(29):95-96.
被引量:2
2
黄淳.
印证模式视野下我国证据法中“直接证据”概念的修正[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8,0(11):214-215.
3
沙帅.
一对一证据条件下对强奸行为的认定——张某某强奸案[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36):49-50.
4
李焕,陈亚强.
浅析阶层论及其在认定犯罪中的应用[J]
.法制与经济,2018,27(12):118-120.
5
刘帅,贾鲁音.
论刑事“一对一”证据的证明方法[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8,28(4):31-33.
6
赵旭东.
股权代持纠纷的司法裁判[J]
.法律适用,2018(22):3-5.
被引量:12
7
宋随军.
证明标准问题的理论反思与制度建构[J]
.人民法治,2019,0(6):106-114.
8
陈侃.
被间接证据戳穿的“零口供”[J]
.检察风云,2019,0(3):64-66.
9
杨飞.
供证“一对一”强奸案的审查批捕——兼论排除合理怀疑原则的具体运用[J]
.中国检察官,2018(24):28-30.
10
李文化,陈虹,夏代云,吉家凡,陈讨海.
南海《更路簿》针位航向极度存疑“更路”辨析[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7(2):18-27.
被引量:10
中国检察官
201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