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黑臭水体底泥清淤疏浚的研究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总结分析了影响最佳清淤疏浚深度的三个因素,并从适用条件、清淤效果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各种环保清淤方式各自的优缺点,为全面实施黑臭水体清淤疏浚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和建议。
作者
游浩荣
机构地区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处
《建材与装饰》
2016年第38期152-153,共2页
Construction Materials & Decoration
关键词
黑臭水体
河道清淤疏浚
疏浚深度
疏浚方式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3
1
余光伟,雷恒毅,刘广立,白涛,刘康胜,陈若维.
重污染感潮河道底泥释放特征及其控制技术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9):1476-1484.
被引量:71
2
丁涛,田英杰,刘进宝,胡立芳,王佳怡,郭珍妮,后静.
杭州市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环保疏浚深度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3):911-917.
被引量:38
3
张建春,盖希光.
湖北黄石市磁湖治理实践[J]
.中国防汛抗旱,2015,25(2):80-8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杨卓,李贵宝,王殿武,崔惠敏,商同钊.
白洋淀底泥重金属的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5):945-951.
被引量:72
2
李明光,钟继洪,李淑仪,郑武.
广州市河涌底泥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J]
.广州环境科学,2005,20(4):1-5.
被引量:28
3
林建伟,朱志良,赵建夫.
曝气复氧对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J]
.生态环境,2005,14(6):812-815.
被引量:61
4
叶恒朋,陈繁忠,盛彦清,秦向春,盛国英,傅家谟.
覆盖法控制城市河涌底泥磷释放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2):262-268.
被引量:35
5
范文宏,张博,陈静生,张融,邓宝山.
锦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6):1000-1005.
被引量:104
6
刘爱菊,孔繁翔,王栋.
太湖底泥疏浚的水环境质量风险性分析[J]
.环境科学,2006,27(10):1946-1952.
被引量:31
7
钟继承,范成新.
底泥疏浚效果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湖泊科学,2007,19(1):1-10.
被引量:129
8
汪庆华,董岩翔,周国华,郑文.
浙江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3(2):81-88.
被引量:93
9
余光伟,雷恒毅,刘广立,白涛,刘康胜,陈若维.
重污染感潮河道底泥释放特征及其控制技术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9):1476-1484.
被引量:71
10
Muller G.Index of geoaccumulation in sediments of the Rhine River. Geochemical Journal . 1969
共引文献
116
1
伍娟丽,王永刚,王旭,徐菲,董婧.
通州区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J]
.水生态学杂志,2020,0(1):71-78.
被引量:21
2
字润祥,李振宇,王向宇.
滇池表层底泥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层次分析法[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93-97.
被引量:7
3
苏耀明,王秀明,谭志,蔡勋江,黄荣新.
区域水环境污染问题识别及整治对策研究[J]
.给水排水,2021,47(S02):219-222.
被引量:2
4
石稳民,黄文海,罗金学,邱震寰,薛强,姚雯.
基于生态修复的河湖环保清淤关键问题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42(S02):125-131.
被引量:19
5
占明飞,李仁霞,郑泽鑫,张文艺,陶勤锋.
重污染村镇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治理技术与示范[J]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5(3):5-8.
被引量:7
6
苏冬艳,崔俊华,晁聪,张建辉,王培宁.
污染河流治理与修复技术现状及展望[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56-60.
被引量:4
7
谢国樑,卢其明,魏小铎,孙克君,廖宗文.
咸潮对重污染底泥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9,23(1):137-140.
被引量:3
8
谢丹平,李开明,江栋,刘爱萍.
底泥修复对城市污染河道水体污染修复的影响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09,3(8):1447-1453.
被引量:47
9
许振成,杨晓云,温勇,陈桂华,方建德.
北江中上游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J]
.环境科学,2009,30(11):3262-3268.
被引量:106
10
余天翔,李化军,曾学云,杜河清.
受污染感潮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浅析[J]
.人民珠江,2010,31(2):43-4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2
1
罗雅,董文艺,吴华财.
原位投加氧化剂去除河道污染底泥黑臭的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2012,43(8):28-33.
被引量:11
2
张建春,盖希光.
湖北黄石市磁湖治理实践[J]
.中国防汛抗旱,2015,25(2):80-83.
被引量:11
3
向文英,李晓红,程光均,廖振方,陈德淑.
浅谈河道与水库清淤的新工艺[J]
.环境工程,2005,23(2):77-79.
被引量:16
4
向文英,程光均,李晓红,卢义玉.
水射流气举在水库河道环境疏浚与清淤中的应用[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8):129-131.
被引量:8
5
王永鼎,邵帼瑛.
自推进绞吸式鱼塘河道清淤方案设计[J]
.渔业现代化,2006,33(1):47-48.
被引量:1
6
李大鹏,李伟光.
富营养化水体中致臭物质来源及其处理[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37(1):18-21.
被引量:6
7
贾海峰,马洪涛.
城市河湖底泥疏浚对水生态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探讨[J]
.北京水务,2006(1):48-51.
被引量:21
8
张义安,高定,陈同斌,郑国砥,李艳霞.
城市污泥不同处理处置方式的成本和效益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生态环境,2006,15(2):234-238.
被引量:46
9
王建芳,赵庆良,林佶侃,金文标.
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2007,1(9):40-45.
被引量:54
10
余光伟,雷恒毅,刘广立,白涛,刘康胜,陈若维.
重污染感潮河道底泥释放特征及其控制技术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9):1476-1484.
被引量:71
引证文献
15
1
张志业.
浅谈河长制推动下包河的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0,6(5):77-80.
被引量:6
2
张桐.
疏浚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及生态影响[J]
.环保科技,2018,24(1):57-60.
被引量:13
3
贾雪梅,刘智强,毛鹍,周游,杨艳.
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概述[J]
.广东化工,2018,45(5):197-197.
被引量:5
4
张可,段学军.
微生物强化技术在黑臭水体生态修复中研究进展[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191-193.
被引量:2
5
靳云辉,秦川,郝静,戴红.
关于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及技术措施的探讨[J]
.低碳世界,2018,8(2):1-2.
被引量:8
6
贾雪梅,刘智强,毛鹍,周杜牧,谢路军,芮科.
典型苏南地区黑臭水体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的探讨——以常州市罗溪镇为例[J]
.绿色科技,2018,20(6):33-35.
被引量:3
7
左磊,叶韵萍,李杰森,林洁丽.
高效处理河湖淤泥的复合化学工艺[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33(12):92-92.
8
林洁丽,李杰森.
减量化资源化治理河湖淤泥[J]
.化工时刊,2019,33(2):13-14.
被引量:2
9
韦柳延,陈浩,申青松.
城市中小河道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的探讨[J]
.西南给排水,2019,41(5):7-14.
10
杨斌,黄勇,朱奕,金健.
城市黑臭水体清淤疏浚与底泥处理施工技术浅述[J]
.城市周刊,2019,0(26):64-64.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彭绅.
基于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清淤整治施工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1):208-210.
被引量:3
2
雷雲翔,丁郭明,沈新平,蒋敏,葛凡,卢泉.
河长制对塔里木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成效评价[J]
.灌溉排水学报,2022,41(S01):111-114.
被引量:3
3
陈鸥,徐子令,段育慧.
基于人工浮床技术的黑臭水体治理试验研究[J]
.水利技术监督,2018,26(5):38-40.
被引量:5
4
钱宏亮.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污水截流方案设计的探讨[J]
.市政技术,2019,37(2):203-205.
被引量:7
5
栗勇田,赵明杰,刘雪妮,刘晓静,王凌生.
河北某湖泊黑臭水体治理及水质提升工程实例[J]
.水处理技术,2019,45(6):131-133.
被引量:10
6
杨慧敏,王亚坤,张琛,杨存荣.
一种水质改良保持制剂对黑臭水体底泥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10):76-81.
7
丁海涛,曹开银,钟伦锁,陈俊,金杰.
光合细菌处理黑臭水体影响因素的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36(5):51-56.
被引量:5
8
杨斌,黄勇,朱奕,金健.
城市黑臭水体清淤疏浚与底泥处理施工技术浅述[J]
.城市周刊,2019,0(26):64-64.
9
李言亮,郭丹萍,沈芝莹,林旭,张巍.
勺湖水环境治理探讨[J]
.水利技术监督,2019,0(6):118-121.
10
柳后起.
我国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及修复[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5):6-12.
被引量:17
1
闻陆鹏,崔康平,慈曾福,刘旭,卜勇.
南淝河清淤前后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5):199-201.
被引量:4
2
邹安平.
深圳市未来5年拟投资202亿元治污[J]
.给水排水,2005,31(9):29-29.
3
张文慧,许秋瑾,胡小贞,耿荣妹,邱祖凯,姚程.
山美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研究,2016,29(7):1006-1013.
被引量:14
4
莫建成.
基于污染负荷指数法的东莞道滘内河涌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1(5):190-191.
被引量:3
5
卢辛宇,詹健,韩玉龙.
南昌青山湖水环境现状与修复建议[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15(7):146-147.
被引量:6
6
甘肃:加大黑臭水治理力度[J]
.中华建设,2016,0(3):70-70.
7
邢雅囡,阮晓红,赵振华.
城市河道底泥疏浚深度对氮磷释放的影响[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4):378-382.
被引量:25
8
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太湖治理[J]
.工业水处理,2009,29(2):47-47.
9
米帅.
杭州河道清淤方式技术研究[J]
.市政技术,2016,34(1):114-116.
被引量:6
10
任小龙,朱玲,姚华,王苓.
竺山湖及太湖西沿岸北段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J]
.水资源保护,2012,28(5):43-47.
被引量:5
建材与装饰
2016年 第3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