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61-62,共2页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31
-
1董秀芳.“X说”的词汇化[J].语言科学,2003,2(2):46-57. 被引量:206
-
2梁银峰.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J].中国语文,2004(4):333-342. 被引量:55
-
3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26(4):17-24. 被引量:1160
-
4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275. 被引量:2310
-
5高顺全.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语义解释[J].汉语学习,2005(1):56-61. 被引量:37
-
6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4(4):241-253. 被引量:198
-
7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J].语言科学,2005,4(2):20-32. 被引量:183
-
8梁银峰.汉语动相补语“来”、“去”的形成过程[J].语言科学,2005,4(6):27-35. 被引量:31
-
9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21(1):50-61. 被引量:405
-
10[3]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二级引证文献5
-
1李治平,李丛.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篇关联语使用情况统计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7(2):102-109. 被引量:2
-
2陈树坤.级转移与复合介词:汉语投射介词短语的功能语法辨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26(2):46-51. 被引量:4
-
3黄博雅,乌云赛娜.“这么一V”与“这么V来”的语法化程度及教学思考[J].汉语学习,2021(3):83-93. 被引量:1
-
4陈树坤.投射角度环境成分英汉对比分析:系统功能类型学视角[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29(3):33-38. 被引量:1
-
5李桐.“介词+X+来说”和“介词+X+说来”比较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8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