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快创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全体国民对于自己所属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性质与程度,这是现代"民族国家"政治凝聚力和文化凝聚力的核心。中华文化的整体结构必须涵盖56个民族及其居住的区域。为构建13亿国民的共同文化,汉族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大汉族主义,少数民族一方面要认识本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同时走出"民族识别"中重视差异而忽视中华民族共性的偏差。汉族与少数民族民众应共同推进现代化,并在这一进程中巩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
作者
马戎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经济导刊》
2014年第6期79-83,共5页
Economic Herald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
汉族
新疆
西藏
蒙古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1
1
孙军,苗丽.
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62-64.
被引量:2
2
费孝通.
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
.文艺研究,1999(1):6-9.
被引量:175
3
王俊拴.
古代中国的整体国家观及其价值分析[J]
.政治学研究,1998(2):68-74.
被引量:9
4
阿合买提江.艾海提.
维吾尔族族源新探[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6(1):32-34.
被引量:2
5
李绍明.
关于凉山彝族来源问题[J]
.思想战线,1978,4(5):64-70.
被引量:10
6
王清华.
哈尼族的迁徙与社会发展──哈尼族迁徙史诗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1995(5):70-77.
被引量:14
7
陈崇凯,顾祖成.
西藏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兼论中国近代史体系的民族特色[J]
.西藏研究,1988(4):42-50.
被引量:1
8
张正明.
先秦的民族结构、民族关系和民族思想——兼论楚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J]
.民族研究,1983(5):1-12.
被引量:37
9
陈连开.
中华民族之含义及形成史的分期[J]
.社会科学战线,1996(4):145-151.
被引量:36
10
尤中.
宋朝以后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统格局的历史形成和发展演变续论[J]
.云南社会科学,1991(2):75-8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杨胜才.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民族院校的核心使命[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2):156-160.
被引量:6
2
李权.
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建构基础[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3):11-15.
被引量:2
3
王聪延.
增强五个认同 实现新疆长治久安[J]
.兵团党校学报,2016(5):30-36.
被引量:4
4
李权.
中国边境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农村社会结构实证研究——对小马店村各民族关系的个案调查[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6,36(6):102-105.
5
李娟.
视角与想象——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交媒体涵化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3):37-4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刘远杰,孙杰远.
我国民族教育视阈中的文化认同及其“文化”释义[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2(1):8-13.
被引量:6
2
邢晓梅.
论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广播电视主持人的文化影响力[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2):23-25.
被引量:6
3
俞恺,闫美静,海那尔.海热提,张永帅.
基于微信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5):17-19.
被引量:2
4
尹旦萍.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以Z民族大学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6):41-45.
被引量:19
5
马利军,何晓清,谢舒琪.
我国民族院校人文社科研究的现状与改进——基于2008—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的分析[J]
.大理大学学报,2019,4(1):96-104.
被引量:2
6
康旭.
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路径探析[J]
.青年与社会,2019,0(20):105-106.
7
丽华.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掌握的哲学思维——以蒙古族为例[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0(12):50-52.
被引量:1
8
秦玉莹,郝亚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概貌与未来展望[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9-28.
被引量:16
9
王炎龙,江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基本逻辑--从媒体话语叙事到文化价值认同的新透视[J]
.民族学刊,2021,12(1):49-56.
被引量:17
10
张媛,李福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溯源与热点议题--基于CNK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2014-2020)[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9(3):21-33.
被引量:7
1
张子建.
关于民族共性与个性和民族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
.理论前沿,2002(2):29-30.
被引量:2
2
中华可有四个概念[J]
.高校社科动态,1997,0(5):46-46.
3
成为文化大国应是全体国民的共同追求[J]
.上海采风,2010(4):74-74.
4
李志农,乔文红.
“发明”与重构——论云南维西玛丽玛萨人的文化自觉[J]
.思想战线,2011,37(1):141-142.
被引量:4
5
杨振宁.
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表达权利的正当性[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6):32-34.
6
赵世超.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重建民族精神家园[J]
.史学月刊,2011(8):18-21.
7
刘礼国,徐烨.
家传统文化的尚武特质——以民族识别为视角[J]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5):51-55.
被引量:1
8
刘玉成.
以加强党的凝聚力为重点 增强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凝聚力[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62-168.
被引量:3
9
吕春雪.
浅析肖洛霍夫笔下的顿河哥萨克形象[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12):177-177.
10
崔清妍.
对《中国的民族识别》的学习和探讨[J]
.魅力中国,2014(3):280-281.
经济导刊
201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