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明观的继承与发展
出处
《学海》
2003年第1期5-8,共4页
Academia Bimestris
参考文献9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M].,..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第59页.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M].,.第442页.
-
4.《列宁选集》第3版第4卷[M].,.第364页.
-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81页、第287页、第77页.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1)卷,第296页.
-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
8.《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M].,.第310页.
-
9《列宁全集》第2版第40卷,第77页.
共引文献4047
-
1肖海鹰,张颢.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J].时代文学,2008(10):195-196.
-
2荣长海.邓小平的风险意识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0-63.
-
3唐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
4陈尤文.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
5薛德震.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J].理论前沿,2004(13):23-25. 被引量:2
-
6刘世佳.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发展的伟大创新者[J].理论前沿,2004(14):18-20.
-
7俞永耀.邓小平言行思想探析[J].理论前沿,2004(14):20-21.
-
8蒋先进.邓小平关于法律与制度权威的思想及深远意义[J].理论前沿,2004(14):23-24. 被引量:1
-
9方世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9-16. 被引量:17
-
10方新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4):7-12. 被引量:1
-
1唐凯麟.社会主义文明:自觉创造、全面完整[J].时事报告,2014,0(10):42-43.
-
2王铁明,冯治,许宗元.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社会主义文明观的新发展[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2):10-14.
-
3赵立权,关鸿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9(4):3-4.
-
4卫刘华.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社会主义文明观的新发展[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2):94-95. 被引量:1
-
5刘佶鹏.我国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历史演进[J].理论探索,2010(2):29-31. 被引量:2
-
6魏德平.浅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文明观的重要性[J].魅力中国,2013(11):360-360.
-
7徐井万.试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3,19(2):30-32.
-
8徐井万.试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3):45-47.
-
9程平.社会主义文明观:认识共产主义信念时代特征的新视角[J].科教文汇,2007(10Z):173-173.
-
10黄家茂,吴涯.从“六大进程”的视角解读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J].池州学院学报,2015,29(2):2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