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1世纪de新型工作契约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经济究竟是否已经出现,我们还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是毫无疑问,21世纪与刚刚过去的20世纪在人口结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完全不同,而且这些变化也必将使21世纪的工作契约完全不同于上个世纪.
作者
吴森富
机构地区
广东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关键词
工作契约
21世纪
企业主
员工
合作伙伴关系
劳动力特点
分类号
F272.9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Peter Drucker. "The next society", 2001,9, The Economist.
2
Peter Drucker, "They are not employees, they are pelple". 2002.2, Havard Business Review.
3
蔡昉都阳、王美艳,《人口转变新阶段与人力资本形成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人口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工作论文系列2001,6.
4
舒尔茨,《论市场的演进》,2002,《21世纪经济报道》.
5
彭剑锋.《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六大特点》[J].复印报刊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1,1.
6
彼得·杜拉克,《明日社会谁是新型劳动力》、《老龄社会:难以琢磨的未来》、《明日社会公司能否生存》,2001,11,《经济观察报》.
7
马歇尔·戈德史密斯.
未来企业的“新工作契约”[J]
.经济展望,2001(1):42-42.
被引量:1
8
黄惠珠编译,《人老了,国富了》,《南方都市报》,2002年5月12日.
同被引文献
12
1
袁韶莹.
美国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初探[J]
.外国教育研究,1996(5):11-15.
被引量:6
2
楼利明.
论美国社区学院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2):46-54.
被引量:16
3
[瑞士]乌里彼得特里尔.教育前景-一扇通向未知的窗[J].新华文摘,2003,(1).
4
石人炳.略论21世纪的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2000,(5).
5
.中国教育年鉴2001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
石人炳.略论21世纪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7
傅正泰.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解决好3个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1999(4):16-17.
被引量:6
8
郭必裕.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J]
.教育与现代化,2000(4):18-22.
被引量:7
9
李继星.
美国的社区学院[J]
.高教探索,2002(2):75-79.
被引量:30
10
姚远峰.
美国终身学习运动与社区教育的发展[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20(2):14-1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黄水林.
论新时期社区学院与区域的互动发展[J]
.学理论,2010(36):92-94.
被引量:2
2
李猜.
从21世纪人口结构看未来社区教育走向[J]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16):59-62.
被引量:1
3
李猜.
从21世纪人口结构看未来社区教育走向[J]
.成人教育,2004,24(3):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程建伟,龚娟.
高职社招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创新与实践[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20-24.
被引量:1
2
张朝晖.
用终身教育眼光来看电大教育[J]
.成人教育,2005,25(6):44-45.
3
张旭.
美国社区学院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启示[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4(7):30-33.
被引量:1
4
程建伟,龚娟.
高职社招序变情境下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策略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5(5):32-36.
被引量:1
1
马歇尔·戈德史密斯.
未来企业的“新工作契约”[J]
.经济展望,2001(1):42-42.
被引量:1
2
工作契约2.0——如何管理新生代员工[J]
.商周刊,2003,0(27):62-62.
3
苏建兰,陈建成,林诗文.
以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可行性及途径分析[J]
.管理观察,2009(14X):5-7.
被引量:4
4
高娟.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价值创造与管理——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解说[J]
.财会学习,2011(9):47-48.
被引量:2
5
布买热木.阿布都拉.
从马克思的“过剩人口”思想看我国目前的剩余劳动力[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3(1):13-14.
6
冯丹.
战略人力资源分析方法与应用[J]
.经营管理者,2016(7).
7
杨昌顺.
企业技术型员工的离职原因和管理对策研究——以心理契约为视角[J]
.领导科学,2015,0(2Z):54-56.
被引量:3
8
井辉,张国良.
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概念与内容[J]
.领导科学,2016,0(10Z):42-44.
被引量:2
9
施超.
当前我国劳动力特点及相应的分配制度[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6,12(4):297-301.
10
华宜.
连城县全力提升城乡农村女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J]
.就业与保障,2010(6):50-50.
社会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