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英敛之、《大公报》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 被引量: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大公报》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创办人英敛之及其后继者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和王芸生等大公报人的历史考察 ,探讨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关系。认为《大公报》的出现与持续发展 ,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体现。作为具有全国影响的报纸 ,《大公报》不仅记录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历程 。
作者 侯杰 辛太甲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1期128-133,共6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the Done-A University Research Fund,in 2002.
  • 2《大公报出版弁言》,《大公报》1902年6月18日。
  • 3《论归政之利》,《大公报》1902年6月21日。
  • 4.《美报评我紧急措施》[N].《大公报》,1947—02—21.
  • 5严复:《敝帚千金·序》。
  • 6《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第3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21页。
  • 7.《修正宪草中之立法系统》[N].《大公报》,1934年8月10日.
  • 8.《直督饬知藩司考查农务札文》[N].《大公报》,1905年1月1日.
  • 9.《论贿赂为宪政上之最大障害》[N].《大公报》,1910年1月17日.
  • 10《〈大公报〉一百年》上册,香港大公报社2002年版,第59页。

共引文献57

同被引文献85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