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世纪初近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困境与转机——以上海美术教育群体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世纪中叶以后,洋务运动展开,洋务学堂兴办,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逐渐发展起来,而近代化的美术教育的兴起历程则显得更为曲折。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之初,美术随着上海开埠十里洋场上商业的发展而发展,所谓的"海上画派"具有突出的商业性特征,但在教育领域,对西画东渐则仍未做出整体性的回应。草创时期的近代式美术教育机构生存艰难,甚至为争夺寥寥无几的生源而与同行相争。直至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美术教育迎来了两个重大转机:其一是五四前后社会观念风气的转变,使西方美学和美术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在五四时期讲求科学和民主的激进语境下,带着科学标签的西方美术甚至被视为拯救中国一般民众和社会的良方。其二是大量留学生回国从事美术教育,一方面,大大提升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他们的选择带动了更多追随者进入这一领域,使美术教育成为寻求在社会变动中上升的一种主动选择,因此,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美术公共领域在各个方面呈现出总体活跃的风貌。
作者 何颖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S2期110-112,共3页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