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社会矛盾和纠纷已显得十分突出,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矛盾和纠纷的现状,深入分析我国社会矛盾和纠纷的特点及根源,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消除社会矛盾和纠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
刘化雷
机构地区
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出处
《中国商界》
2010年第8X期94-96,共3页
Business China
关键词
社会矛盾纠纷
现状
特点
原因
对策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杨富斌.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的法理基础[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1):18-22.
被引量:6
2
张东阁,李志强.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7(4):155-15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李克.
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问题与思考[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2):7-13.
被引量:2
2
肖扬.
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推动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J]
.中国司法,2007(8):7-8.
被引量:11
3
林见春.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定位与衔接[J]
.法制与社会,2007(4):181-182.
被引量:3
4
沈恒斌,吴少鹰.
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及其多元化解决机制建构思路[J]
.法治论坛,2007(1):86-94.
被引量:10
5
范愉.
当代中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发展[J]
.学海,2003(1):77-85.
被引量:120
6
于建嵘.
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J]
.中国农村观察,2003(6):75-78.
被引量:62
7
杨超.
试论转型期利益关系的协调与政治稳定[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5):53-59.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9
1
齐杏发.
动力机制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J]
.现代经济探讨,2008(6):80-83.
被引量:4
2
杨涛.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调处机制研究[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22(4):8-12.
被引量:1
3
李志栋.
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研究[J]
.中国国情国力,2009(12):47-49.
被引量:1
4
王维芳.
当前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分析[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82-84.
被引量:2
5
孙昌乾.
论乡村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J]
.世纪桥,2010(7):54-55.
被引量:1
6
李阳春.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政治学分析及预防——以农村征地为例[J]
.大观周刊,2012(7):34-34.
被引量:1
7
王喆.
海峡两岸经贸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略论[J]
.特区经济,2012(8):16-18.
被引量:1
8
牟玲玲,刘平.
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性突发事件原因剖析及应对策略[J]
.中国农机化,2012(5):187-191.
被引量:1
9
王梅红,赵雪竹,高静,冉晔,王丹凤,周泽新.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存在价值及有效运作模式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17,97(15):1125-1127.
同被引文献
1
1
刘会纯,昝恒利.
油田企业职工群众信访稳定工作存在问题及策略分析[J]
.企业导报,2012(12):19-2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王永建.
浅析油田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矛盾纠纷分析[J]
.消费导刊,2013(6):110-110.
1
郝树源.
治安调解操作实务探究[J]
.辽宁警专学报,2012,14(4):25-29.
被引量:1
2
刘李波.
论社会和谐与劳动关系和谐[J]
.中国工运,2007(9):42-44.
3
朱崇坤.
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几点思考[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2):35-36.
4
李炳炎.
应将利益分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J]
.民主,2007(6):5-7.
被引量:2
5
黄景怡.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与任务[J]
.学理论,2011(14):1-2.
6
王展渊.
制度公正: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与路径[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7(5):73-76.
被引量:5
7
周晓瑾,赵巍.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机制与社会控制[J]
.青年探索,1996(1):9-12.
8
徐能武,金赛美.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J]
.税务与经济,2006(4):61-65.
被引量:1
9
徐能武,宋镜明.
构建和谐社会:新制度主义的分析[J]
.长白学刊,2006(5):80-83.
10
戴桂斌.
第三部门对社会矛盾冲突的调控作用探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1):84-87.
被引量:1
中国商界
2010年 第8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