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训基地网络建设模式及运用案例——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
被引量:1
出处
《中国建设教育》
2006年第7期22-24,共3页
China Construction Education
参考文献1
-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杨应崧主编.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共引文献16
-
1周大农,吴亚萍.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质量文化建设[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1-4.
-
2胡皓炅.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的几点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35-37. 被引量:5
-
3王琳.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职业能力培养给地方高职院校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3-4. 被引量:1
-
4蒋智霞.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文化建设途径新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9-10. 被引量:1
-
5梁珠民,黄春秋,覃军,梁盛,周贞兵,谢燕妮.专业办产业,有限公司运作,校企合作共赢[J].法制与经济(中旬),2009(5):92-93.
-
6孙中义,刘仁三.高职院校发展的“木桶效应”现象及对策[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9,0(Z1):56-59.
-
7叶明生.谈如何迎接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6,0(2):25-27.
-
8林晨.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动力 推动改革,深化管理,建设新型河套大学[J].河套学院论坛,2006(2):56-63.
-
9刘子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考核的探索和改革[J].家教世界,2013,0(2X):183-184.
-
10梁珠民,黄春秋,覃军,梁盛,周贞兵,谢燕妮.对深化高职院校专业办产业产学研结合的思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5):42-4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1
-
1许笑平,陈代芬.高职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5(2):11-13. 被引量:1
-
2王岩,佟海军.论“专业指导委员会”在高职办学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8):52-52. 被引量:1
-
3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7):49-50. 被引量:194
-
4谭界忠.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18):21-22. 被引量:20
-
5章金萍,罗怀中,方志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双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2):35-38. 被引量:17
-
6陈常晖,刘必广.建立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J].交通职业教育,2007(5):34-35. 被引量:5
-
7韩包海.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6):21-23. 被引量:24
-
8邵丹萍.关于专业指导委员会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52-53. 被引量:3
-
9唐建国,张翠英.构建和谐科研环境的关键:科研理念和制度[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53-54. 被引量:1
-
10黄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探析和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28):16-17. 被引量:34
-
1王威.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J].山西建筑,2014,40(32):18-19. 被引量:2
-
2姜涛,谢吉龙.基于校外实训基地岗位要求进行《电梯系统与故障排除》课程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11,0(A11):15-15.
-
3林静.中国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2016,0(8):73-74.
-
4石晶.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法与实践[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1(1):400-400.
-
5何依航.高校环艺专业实训项目教学创新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0(7):224-224. 被引量:3
-
6陈添.论述景观设计中的新材料运用[J].门窗,2017(1):118-118. 被引量:1
-
7柴昶,俞国音,杨建平,王宇红,陈明仁.H型钢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钢结构,1995,0(2):73-87. 被引量:2
-
8李文明.智能家居系统样板房运用案例[J].A&S(安防工程商),2010(10):78-80.
-
9李文明.MY HOME智能家居系统样板房运用案例[J].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0(9):70-73. 被引量:1
-
10刘文金,唐立华.当代社会与技术条件下的新型木质复合住宅建筑[J].建筑学报,2004(10):36-3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