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建设教育》
2006年第9期12-14,共3页
China Construction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9
-
1吴铎思.校企对接:双赢局面渐显[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7):42-43. 被引量:1
-
2王士星.中职学校实施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职教,2007(3):14-15. 被引量:4
-
3张传军,崔承琦.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6(02).
-
4江民红,陈国华,唐艳平,陈旭,刘心宇.材料物理性能实验的教学现状分析与教改思路[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143-145. 被引量:15
-
5柴明勤,陈晓玲.新时期高校毕业实习的模式与策略探析[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9(2):54-55. 被引量:15
-
6戚步云,姚钟华.凝练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49-50. 被引量:12
-
7杨桂芬.校企合作关系构建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0,25(10):71-72. 被引量:1
-
8刘存绪,肖李春,陈叙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0):1-3. 被引量:3
-
9方向阳.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模式[J].职教论坛,2003,19(1):29-30.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12
-
1李明田,龚敏,陈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9):101-103. 被引量:1
-
2王玫武.基于发展区域经济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探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2):13-17. 被引量:21
-
3张亚翠.浅析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J].现代营销(下),2011(6):240-240. 被引量:10
-
4韩梅.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2(9):263-265. 被引量:8
-
5陈俊义.电子商务校企合作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3):90-90. 被引量:1
-
6熊文杰.从国外产学研模式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形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7):190-192. 被引量:6
-
7陈慧,刘碧桃.材料专业优秀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科学咨询,2014(22):12-13.
-
8周辉,许慈.引入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培养促进学生就业[J].商业经济,2014(17):123-125.
-
9曾银燕.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5(8):32-33. 被引量:1
-
10宋娟.基于团队模式的交叉型专业校内实习教学新探[J].科技视界,2015(32):66-66.
-
1王美森.关于职业教育的思考[J].职业,2009,0(11X):119-119.
-
2钟丽娇.对高级技校高职教育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5(9):25-26.
-
3李应山.一堂调查课的反思[J].陕西教育(综合版),2009(10):43-43.
-
4李敏,高波,李梅,吴广林,高世杰.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3-4. 被引量:3
-
5赵奎友.关于职业教育“六合一”培养模式的研究[J].职业,2009,0(10Z):102-103. 被引量:5
-
6袁玥.如何获取班级管理信息[J].职业技术教育,1998,19(15):50-50.
-
7黄均生.企业办学——职教发展的新路子[J].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11(2):32-33. 被引量:1
-
8李永立.中小学劳动及劳动技术教育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0(3):182-182. 被引量:3
-
9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16(1):40-43.
-
10西畴县职中走出“工学交替”办学新路子[J].云南教育(视界),2015,0(5X):2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