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旱育秧强化栽培技术在浅丘平坝的推广与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2009年开始,不断探索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四川省龙会乡浅丘平坝区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示范面积由小渐大,2016年已推广千余667 m^2。实践证明:该技术能挖掘水稻增产潜力,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适时早栽、根系发达、高产高效等优势,是适合浅丘平坝区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作者
赵小洪
机构地区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龙会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江西农业》
2016年第8S期8-,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
栽培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马均,吕世华,梁南山,刘代银,刘志彬,徐富贤.
四川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04,24(3):89-90.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袁隆平.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J]
.杂交水稻,2001,16(4):1-3.
被引量:290
2
马均,陶诗顺,田彦华,魏万蓉.
水稻强化栽培试验初报[J]
.杂交水稻,2002,17(5):42-44.
被引量:66
3
王绍华,曹卫星,姜东,戴廷波,朱艳.
水稻强化栽培对植株生理与群体发育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3,17(1):31-36.
被引量:73
4
陶诗顺,马均.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在两熟制杂交中稻上的改进应用初探[J]
.杂交水稻,2003,18(4):47-48.
被引量:14
5
许凤英,马均,王贺正,刘惠远,黄清龙,马文波,明东风.
强化栽培条件下水稻的根系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J]
.杂交水稻,2003,18(4):61-65.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
11
1
陆秀明,黄庆,刘怀珍.
水稻强化栽培条件下植株的某些生理特性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7(2):5-7.
被引量:10
2
吴朝晖,袁隆平,青先国,马国辉,熊绪让.
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灰色关联度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4):379-385.
被引量:9
3
尹亮,吕长文.
渝优1号SRI高产栽培模式探讨[J]
.耕作与栽培,2007,27(4):17-18.
4
蔡艳,陶武辉,张毅,张锡洲.
不同移栽密度对“大三围强化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6):1603-1605.
被引量:14
5
朱永川,熊洪,徐富贤,张林,郭晓艺,周兴兵,刘茂.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研究[J]
.杂交水稻,2010,25(S1):354-359.
被引量:4
6
朱永川,熊洪,徐富贤,张林,郭晓艺,周兴兵,刘茂.
中国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5):10-17.
被引量:20
7
朱永川,熊洪,徐富贤,郭晓艺,张林.
Research on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SRI) Technology in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12(12):1818-1825.
8
徐晓鹏,刘燕丽,时允昌,罗泮.
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困境的话语分析——以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在四川省Y村的推广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1):141-149.
被引量:10
9
王春英,任万军.
水稻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初探[J]
.耕作与栽培,2015,35(5):27-30.
被引量:1
10
高成旭,田青兰,陶有凤,任万军.
2000—2015年四川省杂交籼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变化分析[J]
.杂交水稻,2017,32(1):5-11.
被引量:6
1
梁远发.
四川马铃薯青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J]
.马铃薯杂志,1990,4(1):48-49.
被引量:3
2
何桂英,张民桢,芮文其,潘俊华,狄田荣.
移栽油菜“宁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12(1):51-51.
3
编辑部.
5月粮油大田作物管理[J]
.农家顾问,2009(4):30-31.
被引量:1
4
杨建君,刘志坚,谭鹏飞.
杂交水稻‘Y两优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南方农业,2013,7(2):75-76.
被引量:2
5
辛金冰,马伟东,魏新田.
夏薯苏薯8号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9):79-79.
被引量:1
6
张县丽.
红薯烂床的原因及防止方法[J]
.河南农业,2015,0(13):42-42.
7
游国玲,张远蓉,唐平,胡文祥,魏德明.
梁平县浅丘平坝区域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模式探讨[J]
.南方农业,2008,2(2):29-31.
8
杨晃,戴林建,杨苏,周田,邓杰.
怀化烟区烤烟适时早栽模式初探[J]
.天津农业科学,2016,22(4):101-103.
9
赵芬,张万春.
彩色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2013(10):58-59.
10
张艳,冯如君.
水稻旱育秧的优点及其关键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44-44.
被引量:1
江西农业
2016年 第8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