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林业》
2003年第03A期32-33,共2页
Forestry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24
-
1李兆英.对甘肃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思考[J].青海环境,2004,14(2):68-69. 被引量:1
-
2周永章,邓国军,王树功.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证分析——兼论珠江三角洲发展模式的突破以及松山湖可持续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103-107. 被引量:7
-
3杨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社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1):76-78. 被引量:7
-
4李静,王晓峰,权晓燕.开发建设绿色生态社区问题初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3):82-85. 被引量:7
-
5周永章,郑洪汉.开展21世纪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刍议[J].地球科学进展,1995,10(2):202-204. 被引量:6
-
6张林英,周永章,杨国华,邓国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简评[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5):86-91. 被引量:21
-
7周永章.区域合作,多赢共进[J].南方,2004,(2):23-23.
-
8张再生.论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调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2).
-
9美国环境保护网.绿色社区[EB/OL].http://www.epa.gov/greenkit/,2005-06-03.
-
10罗国庆.城市人的山水家园——绿色生态社区的策划理念与开发实践[J].城市开发,2001(5):44-4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张林英,周永章,温春阳,税伟,张玉周.创建绿色社区,促进生态城市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06,21(1):35-38. 被引量:7
-
2张林英,周永章,税伟,徐燕君.绿色社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5):58-62. 被引量:7
-
3于文金,邹欣庆.西部山区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宜宾市高县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3):86-91. 被引量:1
-
4李伟梁.社区问题初探——兼论开发区社区建设[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6):10-12. 被引量:2
-
5刘洋.我国绿色社区实践研究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7,53(6):176-179.
-
6周晓芳,周永章,黄泰.人居环境及其生态线索研究[J].城市问题,2007(12):28-33. 被引量:4
-
7张莹.关于我国生态社区构建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72-273. 被引量:8
-
8方婧,曹洁.合理规划社区 建设和谐社会[J].四川建筑,2011,31(2):23-24.
-
9袁媛,林太志,骆逸玲.城市生态社区的多空间评价体系与应用初探——以广州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2):41-46. 被引量:5
-
10甘赖莉,王逸群,刘波.西安市城市绿色社区建设思考[J].陕西林业科技,2012,36(1):57-59. 被引量:3
-
1孙志军.城市规划应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以抚顺市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6(11):78-79. 被引量:3
-
2童中贤.环境是城市持续发展的硬道理[J].城市风(建设管理专刊),2003(24):20-21.
-
3蒋玉华.善待环境谋求城市持续发展[J].经济工作导刊,2003(3):15-15.
-
4石军,田慧.创建绿色社区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4,16(4):62-64. 被引量:4
-
5李悦.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吉林),2003,22(5):18-19. 被引量:3
-
6品牌动态[J].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12):23-24.
-
7李植斌.城市问题与城市持续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1997,12(4):8-11. 被引量:8
-
8吴未,吴祖宜.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2):22-23. 被引量:9
-
9刘福垣.2005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主题演讲系列专题(4) 中国城市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J].领导决策信息,2005,0(41):12-12.
-
10李红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环境友好型社区[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8(2):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