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章士钊的文学观及其“逻辑文”
On Zhang Shizhao's literary vision and “logical essay”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22
-
1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现代性是一个"设计",那么对于中国来说,现代性典型地是"一个设计".
-
2章士钊:《往事》,《章士钊全集》第5卷第10页,文汇出版社,2000年2月.
-
3刘锡庆.世纪之交∶对“散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文学评论,1997(2):23-39. 被引量:16
-
4王继平:《近代湖湘学风与湖南人才的结构及特质》,选自《湘军集团与晚清湖南》,中国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216页.
-
5,[7]章士钊:《与杨怀中书》,《章士钊全集》第2卷.
-
6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刘梦溪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
7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胡适文集》第三卷[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
8章士钊:《雅言》,《章士钊全集》第3卷第65页.
-
9章士钊:《倭铿人生学大意》,《章士钊全集》第3卷第640页.
-
10章士钊:《评新文学运动》,《章士钊全集》第5卷第365页.
二级参考文献43
-
1《文学研究会宣言》[J].小说月报,1921,.
-
2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A]..《王国维文集》:第三卷[C].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5页.
-
3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J].新潮,1919,(1):171-171.
-
4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A]..《鲁迅全集》第4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
5乔森纳·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6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A]..《王国维文集》[C].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328页,第329页.
-
7雁冰.《为新文学研究者进一解》[J].改造,1920,3.
-
8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J].新青年,1920,(7).
-
9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A]..《王国维文集》第三卷[C].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
10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第1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15-416页.
共引文献70
-
1狄霞晨,朱恬骅.严复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以新见《美术通诠》底本为中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6-36. 被引量:7
-
2李炜.论新散文思维[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14(Z1):20-26.
-
3赖大仁.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问题——近年来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讨论述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4):8-12. 被引量:6
-
4梁向阳.由现代散文初创时期理论的几个关键词看现代散文的特征指向[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6):55-58. 被引量:2
-
5王桂妹.陈独秀五四文学革命论内涵剖析[J].文艺理论研究,2002(1):45-51.
-
6杨联芬.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4):1-28. 被引量:32
-
7林华瑜.略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J].青海社会科学,2001(4):77-81. 被引量:1
-
8赵桂宁.余秋雨散文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3):98-101. 被引量:4
-
9张磊.裂变与整合:在新文学与俗文学之间[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7-10.
-
10庄森.胡适的文学进化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4-81. 被引量:14
-
1刘创.章士钊是个负心郎[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6,0(10):69-69.
-
2张文峰.历史常常让我们惊叹[J].青海湖,2007(2):46-50.
-
3我的未来不是梦[J].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科),2011(4):64-64.
-
4邱存平.关于鲁迅的“好斗”及其他[J].鲁迅研究月刊,1990(9):15-19.
-
5章玉政.狂人刘文典[J].今日科苑,2008(17):58-60.
-
6唐涓.两城之距[J].美文(上半月),2006,0(2):68-69.
-
7李博文.真正的鲁迅[J].作文通讯(高中版),2014(10):13-13.
-
8郝炜.向往周庄[J].当代小说,2010(4):42-47.
-
9马克.又见炊烟[J].民族文学,2011(2):108-109.
-
10钟桂松.抵达心灵的行走——读芳菲的《沿着无愁河到凤凰》[J].书城,2016,0(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