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脾虚证临床诊断标准浅识 被引量:1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脾虚证的临床诊断标准由最初单纯症状、体征等主观指标逐渐过渡到参与部分客观指标 ,在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化、客观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从两个方面 ,即 :临床诊断标准、模型判定标准。指出 ,证候诊断标准应包括病因 (正证 )、症状 (本证 )、相关因素与量化指标以及方药治疗 (反证 )。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2期219-220,共2页 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重点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4

  • 1沈自尹,王文健.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临床荟萃,1987(4):189-189. 被引量:120
  • 2邱向红,邓铁涛,王建华,劳绍贤.脾虚证计量诊断的探讨[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0,7(1):24-27. 被引量:52
  • 3沈鹰.“生化乏源”动物免疫器官改变的实验研究——营养不良和贫血小白鼠胸腺与脾脏的病理形态学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3(04).
  • 4孙弼纲,田长经,沈鹰.中医“脾虚”证本质的临床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3(03).

共引文献709

同被引文献217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27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