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甲骨刻辞中的文艺思想因素
被引量:
11
The Thought in Literature and Arts Contained in the Jiagu Engravin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首次尝试探讨了殷商甲骨刻辞中的文艺思想因素问题。探讨分三个层面 :一是以带“伐”、“舞”、“奏”、“文”等字的辞条为例 ,考察了商朝人重视文化建设的浓厚尚文意识 ;二是通过考辨刻辞中孕育和记录的“占”、“谱”、“册”、“祝”、“诰”等古代文体雏形 ,体认了商朝人已初具朦胧的文体意识 ;三是通过对刻辞字、句、篇的例释 ,确认了商朝人已具备较明晰的写作意识。
作者
徐正英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1,共6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甲骨刻辞
尚文意识
文体意识
写作意识
文艺思想因素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91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1
1
《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
2
如,吴其昌《殷代人祭考》云:"伐为用人之祭."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云:"所伐之人即所杀之人牲."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云:"当是斩首之义."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云:"卜辞恒言伐某方,征伐之义也;或言伐若干人,杀人以祭也."姚孝遂《甲骨文字诂林@"伐"字按语》云:"卜辞‘伐'为用牲之法,即斩人首以祭神祖,……‘征伐'亦为其引申义,凡征战必有所斩伐.……所谓‘干舞'、‘羌舞'之说,皆不可据."
3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亦认为武舞脱胎于战斗队列的变化.
4
裘锡圭.《释万》认为"万"是专门从事乐舞工作的官员[J].中华文史论丛,1980,(2).
5
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云:"文即文身之文."孙海波《甲骨文编》云:"文,……人名."严一萍《中国文字》3卷9册云:"甲骨及彝铭之文皆示人身错画,……其用于卜辞中者方国地名,或称先祖文武丁."徐仲舒《甲骨文字典》云:"(文)象正立之人形,胸部有刻画之纹饰,故以文身之纹为文.《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甲骨文所从之X、U、一等形即象人胸前之交错画.……文,美也.冠于王名之上以为美称."姚孝遂《甲骨文字诂林@"文"字按语》云:"(文)为人名."
6
饶宗颐.《如何进一步精读甲骨刻辞和认识卜辞文学》[J].中国语文研究,1992,(10).
7
于省吾《骈续》云:"策、册古籍同用.经传言册祝、祝册、策告,其义一也."
8
郭晋稀《文心雕龙译注》30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版.
9
李圃《甲骨文选注》26页云:"四方与四方风名除此版外,还见于《甲骨文合集》14295版,文辞略有不同.……其中两方的方名与风名正好与此版的说法互相颠倒.胡厚宣根据《山海经》等典籍材料互相印证,指出‘西方曰夷风日丰'是对的,而此版的西方名与风名互倒,应是契刻者的笔误.据此,西方一句应作:西方日夷风日丰."李说甚是,今引文径从改.
10
姚孝遂.
论甲骨刻辞文学[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11(2):61-7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5
1
蒋瑞.
20世纪以来中国散文起源研究述评[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5(5):37-42.
2
曹兆兰.
甲骨刻辞的形式美[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5):96-101.
3
许并生.
先秦叙事诗基本线索及相关研究考察[J]
.文学评论,2006(6):139-143.
被引量:2
4
杨义.
《庄子》还原[J]
.文学评论,2009(2):5-18.
被引量:12
5
钱荣贵.
甲骨时代的编辑审美观及其他[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134-140.
被引量:4
6
陈昶.
甲骨文修辞现象浅析[J]
.汉字文化,2010(2):73-76.
7
陈文忠.
论“文学自觉”的多元历史进程——30年“鲁迅问题”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61-75.
被引量:5
8
蔡先金,刘昕.
从文学史的角度:甲骨卜辞透视[J]
.社会科学战线,2015(9):149-155.
9
陈桐生.
殷商甲骨卜辞的散文成就[J]
.铜仁学院学报,2018,20(11):9-15.
被引量:1
10
林训涛.
论先秦史官职事与早期文学的关联[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30(2):97-102.
同被引文献
91
1
吴飞.
郑玄“礼者体也”释义[J]
.励耘语言学刊,2020(1):42-55.
被引量:9
2
屠志芬.
商周万舞考[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1):47-55.
被引量:7
3
朱忠元,党圣元.
“体”:对文章整体性和有机性的表征与理论概括[J]
.贵州社会科学,2023(5):56-62.
被引量:1
4
张富祥.
东夷乐舞源流综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1):31-34.
被引量:3
5
胡新生.
异姓史官与周代文化[J]
.历史研究,1994(3):43-58.
被引量:26
6
汪宁生.
释“武王伐纣前歌后舞”[J]
.历史研究,1981(4):173-179.
被引量:23
7
陈邦怀.
商玉版甲子表跋[J]
.文物,1978(2):72-72.
被引量:5
8
姚孝遂.
论甲骨刻辞文学[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11(2):61-71.
被引量:11
9
陈炜湛.
战国以前竹简蠡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0(4):106-111.
被引量:4
10
陈梦家.
东周盟誓与出土载书[J]
.考古,1966(5):287-297.
被引量:57
引证文献
11
1
刘青弋.
聚焦历史原典的商“■”与周“萬舞”考[J]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2,7(1):1-17.
被引量:1
2
罗家湘.
出土文献的文体学意义[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90-92.
被引量:3
3
曾玉华,许万林,陈红军.
我国东夷氏族集团体育文化的流变及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1482-1484.
被引量:4
4
段丽梅.
商代干戚舞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3):89-91.
被引量:2
5
王浩.
商周时期的简册、书牍及其内容、功能与文学史意义[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0-29.
被引量:1
6
廖恒,邓建华.
先秦儒家人文观的形成与演进[J]
.天府新论,2014(4):43-52.
被引量:1
7
李世军.
安徽马戏灯艺术的价值及其传承[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6):118-120.
被引量:1
8
叶修成.
论先秦“誓”体及其契约精神[J]
.北京社会科学,2016(8):42-55.
被引量:4
9
陈桐生.
殷商甲骨卜辞的散文成就[J]
.铜仁学院学报,2018,20(11):9-15.
被引量:1
10
李安竹.
甲骨卜辞“体用合一”的文体观念[J]
.殷都学刊,2023,44(1):15-2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赵锦艳.
论电子商务诚信的制度性[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33):41-42.
2
刘阳,曾玉华.
龟兹文化对唐代长安体育的影响[J]
.体育文化导刊,2013(1):128-130.
被引量:1
3
李大新,刘真真.
基于东夷文化的中国早期体育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4):46-51.
4
孙纪文.
二元互补与杂糅共生——中国早期文学思想的构成问题[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4):120-127.
5
李峣.
超越概念化:法治思维视角下的法律职业伦理研究路向[J]
.社会科学研究,2014(6):85-90.
被引量:2
6
马晨.
周朝时期干戚武舞在礼乐文明进程中的作用[J]
.兰台世界(下旬),2014,0(12):17-18.
7
张超.
唐代诏敕文献留存情况述论[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147-153.
8
周山彦.
文化生态视野下苗族吹枪的活态传承[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30(5):90-96.
被引量:2
9
李世军,张劲.
新时期安徽马戏灯艺术的保护与发展策略[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7,39(2):25-29.
10
秦双兰,马天龙.
中国新石器时代体育发展流变——以中原地区为主线[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3):57-62.
被引量:1
1
熊祥军.
略谈甲骨刻辞中的叙事特色[J]
.写作,2016,0(1):50-53.
2
孙文波.
诗歌笔记[J]
.诗林,2011(2):23-25.
3
陈进武.
从“杀千刀”说起——论莫言小说创作中的“恶”[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6(5):86-92.
被引量:1
4
甲骨刻辞、铜器铭文在散文史上的意义[J]
.文学遗产,1990(4):137-137.
5
许乐江.
器物有铭 从申鉴戒[J]
.民主与科学,1997,0(3):37-37.
6
灵可.
盲目和天真(创作谈)[J]
.西湖,2006,0(1):44-44.
7
张桂萍.
试论司马迁的写作意识[J]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24-25.
8
金鑫.
甲骨卜辞战争叙事特点[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0):131-135.
9
木斧.
寻找《路和碑》[J]
.晚霞(上半月),2012(5):16-16.
10
张霖卿.
面对中国辞典[J]
.阅读与写作,1994,0(6):30-30.
甘肃社会科学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