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复方丹参制剂中活性成分的HPLC同时定量分析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片等制剂的质量标准 ,对复方丹参片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HPLC DAD法。结果 :建立了可同时测定复方丹参制剂中活性成分的HPLC法 ,并对市场上的多种复方丹参制剂进行了定量分析。结论 :该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 ,适宜于复方丹参制剂的全面质量控制。
作者
邢俊波
方白玉
机构地区
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广东省韶关学院生命科学院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8,共3页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关键词
复方丹参制剂
活性成分
HPLC法
定量分析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9
参考文献
5
1
袁俊贤,朱立中.
丹参片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HPLC测定法[J]
.中成药,1996,18(1):15-17.
被引量:41
2
.中国药典 一部,增补本:17[M].,2000.518.
3
吴卫新,陈秀銮,翟红,张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片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9):773-774.
被引量:3
4
张峻,李雪松,吴晖,周琼.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6):344-346.
被引量:2
5
张建中,吕迁洲,王新宏,安睿.
HPLC测定活血合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J]
.中成药,2002,24(1):20-22.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邹正午,徐理纳,田金英.
迷迭香酸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J]
.药学学报,1993,28(4):241-245.
被引量:98
2
蒋学华,许启荣,罗娟,尹华熙,廖工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J]
.华西药学杂志,1996,11(2):102-104.
被引量:22
3
中国药典.一部,1995年,540页
4
高玉贵,药学学报,1997年,14卷,75页
5
蒋学华,华西药学杂志,1996年,11卷,2期,104页
6
高玉桂,宋玉梅,杨友义,等.丹参酮的药理[J].药学学报,1979,14:75.
7
《中成药研究》1987年第1-12期(总第88-99期)总目录[J]中成药研究,1987(12).
8
顾杨洪,张彩英,黄桂秋,王振义.
丹参和丹参素对牛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0,10(3):208-212.
被引量:67
9
王杰民,何怀冰,竺叶青,施大文,李永明,张韵.
RP-HPLC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及原儿茶醛含量[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1,18(1):27-32.
被引量:36
10
郑若玄,方三曼,韩宝铭,李志铭,张雄谋.
丹参对大白鼠冠状动脉结扎引起心肌缺血的预防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7):424-426.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61
1
冯译影,吴小丽,麦海燕.
HPLC法测定痛经康口服液中原儿茶醛的含量[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5):71-72.
2
许根英,杨春欣,董颖,吕迁洲.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敏Ⅲ号袋泡茶中丹参素的含量[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4):432-433.
3
朱燕,王兰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脉通胶囊中原儿茶醛的含量[J]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3):121-124.
被引量:1
4
张丽芬.
HPLC法测定软肝颗粒中丹参素的含量[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5):352-354.
被引量:4
5
彭荣珍,都娟.
HPLC法测定复聪香液中原儿茶醛的含量[J]
.广东药学,2004,14(5):5-6.
被引量:1
6
李正国,郭凡岭,张爱岑.
RP-HPLC法测定双丹颗粒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4,24(5):558-560.
被引量:5
7
刘东辉,黄意甜,周欣欣,古星妙,熊艺花.
HPLC法测定心可宁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2):128-130.
被引量:15
8
左丽,王建国,聂升刚.
干燥综合征病人外伤后并发乳糜性腹水1例[J]
.社区医学杂志,2005,3(2):89-89.
9
蔡喜,方冬梅.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19(3):38-39.
被引量:11
10
孟舒,陈再兴,关艳敏,祝峥,朱莹,谷玉宏.
妇炎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
.中成药,2005,27(12):1407-141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5
1
龚跃波,李戈.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脂质代谢和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07(21):15-16.
被引量:4
2
任旷,吕士杰,沈楠,王艳春,顾饶胜,范红艳.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
.陕西中医,2008,29(2):233-234.
被引量:25
3
付樱,何娟,卢露.
丹红注射液对实验动物抗凝抑栓作用的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07,2(6):367-369.
被引量:38
4
杨文红,肖树雄.
16批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结果分析[J]
.中国新医药,2003,2(7):73-74.
被引量:3
5
郭云庚,周大美,郑珠馨,陈忠良,张蒲英.
地奥心血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J]
.新药与临床,1994,13(3):158-161.
被引量:12
6
邰明辉,刘兰梅,马仁强,李雪,庞建新,徐江平.
丹红注射液一般药理学实验研究[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3):335-338.
被引量:216
7
裴渭静,赵新锋,胡震,赵文明,郑晓晖.
采用柱切换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法研究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及其代谢产物[J]
.分析化学,2005,33(4):505-508.
被引量:25
8
王宁生,梁美蓉,刘启德,叶少梅.
冰片“佐使则有功”之实验研究[J]
.中医杂志,1994,35(1):46-47.
被引量:84
9
庄建华,薛蓉蓉.
复方丹参片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影响中的作用─—附170例临床分析[J]
.国医论坛,2000,15(2):40-41.
被引量:3
10
蔡杰,苏美霞,吴日明.
正交试验法优化总丹参酮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493-1494.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6
1
覃仁安,罗佳波,黄竹英,朱汀.
复方丹参片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J]
.中医杂志,2004,45(6):470-472.
被引量:20
2
韦英杰,李萍,李松林.
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测定复方丹参制剂中7个成分的含量[J]
.分析化学,2006,34(12):1702-1706.
被引量:22
3
厉瑶,郭正泰,龚行楚,瞿海斌.
丹参红花混煎液中丹参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HPLC测定方法[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1653-1656.
被引量:18
4
李淑娇,唐于平,沈娟,李建萍,郭建明,段金廒.
药对研究(Ⅷ)——丹参-红花药对[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227-4231.
被引量:15
5
康萍,李玲,张彤,袁秀荣,奉建芳.
复方丹参片质量标准的沿革与质控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1):87-90.
被引量:4
6
洪艳,文晓霞,李莎,于凯,夏玉凤.
LC-MS/MS法同时测定复方丹参颗粒和复方丹参滴丸中6种成分[J]
.中成药,2019,41(2):270-274.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89
1
施志琴,宋炬,张汉新.
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106例临床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2):30-31.
被引量:3
2
覃仁安,罗佳波,黄竹英,罗佩霞,肖晓丽.
复方丹参片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脑组织β-AP含量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6):377-378.
被引量:24
3
李艳平,周翠玲,刘爱军,席云霞.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2006,34(2):164-165.
被引量:3
4
韦英杰,李萍,舒斌,宋越.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鉴定复方丹参方化学及代谢成分[J]
.分析化学,2007,35(1):13-18.
被引量:22
5
李萍,齐炼文,闻晓东,盛亮洪.
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
.中国天然药物,2007,5(1):1-9.
被引量:51
6
方卓,陈宏勃,刘斌,李冬梅.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8):1710-1711.
被引量:11
7
胡丹,包利苹,张兆静,曹红,水彩红,姜春来.
HPLC法测定宁坤养血丸中丹酚酸B的含量[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1):82-83.
被引量:4
8
李贻奎,李连达.
从复方丹参制剂的混乱看中药标准化的迫切性与必要性[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4):349-352.
被引量:12
9
王绪明.
检测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进展[J]
.现代仪器,2008,14(2):6-9.
被引量:2
10
杜秀芳,刘伟娜,吴海燕,张梅兰,刘敏,李英.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丹红注射液与10%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342-1343.
被引量:7
1
韩桂茹,赵志军,刘铁钢,董少杰,张倩,马景梅.
丹参制剂中原儿茶醛及丹参素的同时定量分析[J]
.中成药,2000,22(12):872-874.
被引量:15
2
王知斌,马振平,刘秀,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HPLC法同时测定黄芪饮片中4个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
.中医药学报,2014,42(5):58-61.
被引量:5
3
周进东,陆兔林,毛春芹,胡俊扬.
HPLC测定五味子不同炮制品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J]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7):1353-1356.
被引量:13
4
王艳伟,宋立言,代雪平,宋汉敏.
双黄连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成药,2011,33(9):1461-1464.
被引量:10
5
张莲秀.
丁香叶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09,21(6):20-23.
被引量:9
6
白晶.
不同炮制工艺对五味子饮片中木质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27(2):46-48.
被引量:7
7
曾令杰,林文雄,梁晖,陈婷,熊君,孙小霞.
丹参中活性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J]
.中成药,2008,30(6):892-896.
被引量:14
8
薛洪宝,焦艳娜,庞国伟,刘海峰,唐静,李晖.
青蒿中6种成分同时定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4):119-124.
被引量:2
9
陆兔林,黄致君,毛春芹,胡俊扬,蔡宝昌.
不同炮制方法对莪术挥发油及其4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J]
.中成药,2012,34(6):1132-1135.
被引量:2
10
蔡萍,万丹,肖娟,张水寒,蔡光先.
土鳖虫超微粉体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J]
.中成药,2011,33(10):1645-1648.
被引量:8
中国中药杂志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