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之精神
被引量:4
On Creative Spirit of Marxist Philosophy
出处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18,共2页
Teaching and Research
参考文献2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46
-
1汪习根.发展权主体的法哲学探析[J].现代法学,2002,24(1):41-48. 被引量:21
-
2王効民.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J].教学与研究,2004(7):90-93. 被引量:5
-
3李淑梅.哈贝马斯的反思批判的认识论及其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4(8):5-12. 被引量:4
-
4胡为雄.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J].教学与研究,2004(8):39-45. 被引量:13
-
5马俊杰.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思想论析——兼论“领导”与“服务”、“代表”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4(10):12-18. 被引量:2
-
6许发民.刑法社会学分析的对象及其意义[J].现代法学,2002,24(2):49-54. 被引量:3
-
7李和臣,仰海峰.自我的构成与历史认识中的主体间性[J].教学与研究,2005(2):13-18. 被引量:2
-
8刘祖云.剖析社会治理研究中的一个分析框架——从《公共管理伦理学》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创新方向[J].教学与研究,2005(4):19-25. 被引量:3
-
9杨楹.神圣与世俗:马克思哲学的两个向度[J].教学与研究,2005(6):21-26. 被引量:2
-
10杨谦.“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J].教学与研究,2005(6):40-4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66
-
1高九江.创新: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评《创新论》[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5):2-95. 被引量:3
-
2李荣海.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从“同中有异”向“异中求同”的转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3(1):15-20. 被引量:2
-
3袁诗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结构——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思考(二)[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03,16(1):4-6. 被引量:1
-
4张代芹,孙世明.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路径[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3(11):42-33. 被引量:1
-
5吴晓东.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创新”的基本内容[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3(2):26-30. 被引量:4
-
6陆杰荣.论马克思哲学观的当代意蕴[J].长白学刊,2003(1):41-44. 被引量:2
-
7丁素.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途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6):51-55. 被引量:1
-
8王南缇.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01(05).
-
9颜晓峰.知识创新的实践基础[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3):56-60. 被引量:4
-
10王金林.“感性现实”: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之秘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1):67-71.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