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进入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感受:生活质量和舆情分析两个视角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从生活质量研究的视角看,尽管被调查样本的物质生活的诸多方面存在着一些贫富不均或发展不平衡问题,可是在整体上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小康社会,生活质量中的物质条件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人们的主观生活质量或生活感受水平却相对不高。从舆情研究的视角看,由于在进入小康社会后民众对生活质量的关注非常突出,因此,民众对生活质量的感受,实际上就是重要的舆情或民意。
作者
王来华
白红光
李莹
机构地区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理论与现代化》
2003年第2期48-53,共6页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关键词
生活质量
生活感受
舆情
回归方程分析
分类号
C915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8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1
罗萍,殷燕敏,张学军,张建设,梁玉兰.
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现状评析[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3(5):645-649.
被引量:25
2
易松国.
生活质量研究进展综述[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5(1):102-109.
被引量:38
3
潘祖光.
“生活质量”研究的进展和趋势[J]
.浙江社会科学,1994(6):73-76.
被引量:18
4
林南,王玲,潘允康,袁国华.
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J]
.社会学研究,1987(6):73-89.
被引量:13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朱庆芳.
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2000年目标的综合评价[J]
.中国社会科学,1992(1):103-120.
被引量:12
2
林南,王玲,潘允康,袁国华.
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J]
.社会学研究,1987(6):73-89.
被引量:131
3
林南,卢汉龙.
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探讨——关于上海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项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89(4):75-97.
被引量:98
共引文献
188
1
李树,邓睿.
乡俗惯性与农民工主观生活质量——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经验研究[J]
.财经研究,2021,47(11):109-123.
被引量:8
2
葛鲁嘉.
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生活的质量与提升[J]
.长白学刊,2007(6):30-34.
被引量:3
3
吴焕文.
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5):80-83.
被引量:21
4
何昀.
全面小康消费质量的描述性评价[J]
.探求,2005(3):42-45.
被引量:1
5
卢汉龙.
来自个体的社会报告——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分析[J]
.社会学研究,1990(1):71-91.
被引量:10
6
张小丽.
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
.传承,2008(14):102-103.
被引量:3
7
田永霞,刘晓娜,李红,孙丹峰,涂宏汉,文化.
基于主客观生活质量评价的农村发展差异分析——以北京山区经济薄弱村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2):185-196.
被引量:23
8
张迪,何作顺.
老年人生命质量研究状况[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536-538.
被引量:8
9
蔡静诚.
论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活质量[J]
.长江论坛,2004(4):42-44.
被引量:3
10
罗才荣.
关于小康社会中的生活质量问题[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2(5):13-1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3
1
胡鞍钢.
各地区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S1):1-10.
被引量:6
2
'98社会学:研究进展状况与热点难点问题[J]
.社会学研究,1999(1):112-127.
被引量:3
3
秦晖.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中)[J]
.社会学研究,1999(3):50-58.
被引量:33
4
秦晖.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上)[J]
.社会学研究,1998(5):14-23.
被引量:94
5
曾天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教育的转型[J]
.教育研究,2003,24(3):10-11.
被引量:2
6
洪银兴,曹勇.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功能[J]
.经济研究,1996,31(5):22-28.
被引量:117
7
杨瑞龙.
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
.经济研究,1998(1):3-10.
被引量:757
8
冯鹏志.
“虚拟安全阀”:网络社会张力的根源及其调适[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4):32-36.
被引量:8
9
杨瑞龙,杨其静.
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
.经济研究,2000,35(3):24-31.
被引量:242
10
边燕杰,张文宏.
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
.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
被引量:635
引证文献
1
1
周晓虹,杨团,刘少杰,风笑天,丘海雄,徐建牛,顾金土,张文宏,张志敏,罗琳,谭深,张宛丽,罗红光,景天魁.
2003:中国社会学学术前沿报告[J]
.社会学研究,2004(2):1-24.
被引量:27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王永秀,何飞英.
医教协同视角下的公共卫生硕士实践教学问题与建议[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4):122-123.
被引量:4
2
邓蕾.
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基本结构特征[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61-64.
被引量:1
3
李军.
论中产阶层的培育和健康发展[J]
.甘肃社会科学,2005(1):131-134.
被引量:2
4
唐斌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2005(1):69-76.
被引量:2
5
雷晓明.
市民社会、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兼评中国的社区理论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05(2):97-103.
被引量:38
6
戚攻.
影响地方政府行政的十大社会基元[J]
.探索,2005(3):51-54.
被引量:2
7
董明.
柔性面相下的冲突与和谐——中国公民社会成长路径再探[J]
.学术论坛,2005,28(7):111-116.
被引量:5
8
汪居扬,曹辉.
在自由与规制之间——对当代宁波市非营利组织的实证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5):111-117.
被引量:1
9
李小勇.
从社会公正视角论构建和谐社会[J]
.理论研究,2006(1):22-24.
被引量:1
10
李小勇.
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2):5-8.
1
阿不都热扎克·铁木尔.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实现新疆跟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目标[J]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2013(1):13-26.
2
邓文,乔梦茹.
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四市760位农村老人的调查[J]
.理论观察,2017(1):94-96.
被引量:6
3
陈学忠.
沁园春 统计人[J]
.中国统计,2014,29(8):57-57.
4
更大挑战正迎接着中国人[J]
.经理人内参,2008(16):19-19.
5
李忠伟.
少数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分析与引导策略[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4):27-31.
被引量:2
6
姜胜洪.
当前我国网络流行语中的舆情分析[J]
.未来与发展,2010,31(6):104-107.
被引量:19
7
东华大学《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喜获优秀调研成果奖[J]
.纺织教育,2009,24(3):63-63.
8
射手.
这是一个春心荡漾的季节[J]
.家庭之友(佳人),2011(4):59-59.
9
潘惟齐.
农民进入小康的关键是建立农村市场经济机制[J]
.社会科学,1993(7):17-20.
10
姜胜洪.
和谐社会构建中知识分子阶层的舆情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09(2):32-34.
被引量:2
理论与现代化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