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航空》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5-47,共3页
International Aviation
同被引文献34
-
1袁怡祥,林宇震,刘高恩.旋流杯燃烧室头部流场与喷雾对贫油熄火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04,19(3):332-337. 被引量:34
-
2李功,李长林.径向式可变几何旋流器开度特性计算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04,19(3):338-341. 被引量:2
-
3樊未军,易琪,严明,杨茂林.驻涡燃烧室凹腔双涡结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9):66-70. 被引量:47
-
4何小民,姚锋.流动和油气参数对驻涡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06,21(5):810-813. 被引量:20
-
5樊未军,孔昭健,邢菲,甘志文,杨茂林.凹腔驻涡模型燃烧室内涡的演化发展[J].航空动力学报,2007,22(6):888-892. 被引量:13
-
6何小民,许金生,苏俊卿.驻涡区进口结构参数影响TVC燃烧性能的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1):1798-1802. 被引量:22
-
7徐榕,程明,赵坚行,刘勇,党新宪,王锁芳.旋流杯燃烧室流场的数值与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31(4):701-704. 被引量:8
-
8刘殿春,董玉玺,尚守堂,程明,尚明智.单环腔中心分级燃烧室流场数值模拟[J].航空动力学报,2010,25(6):1251-1257. 被引量:23
-
9陈光.F119发动机的设计特点[J].航空发动机,2000,21(1):21-29. 被引量:18
-
10金如山.高温升燃烧室技术:九十年代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核心问题[J].国际航空,1989(1):34-3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1
-
1里海洋,王成军.旋流器结构对中心分级燃烧室冷态流场的影响[J].滨州学院学报,2021,37(6):5-12.
-
2马德鹏,王建鑫,李江恒,李智明,刘潇.旋流器结构参数对高温升燃烧室性能的影响[J].应用科技,2022,49(4):119-128. 被引量:1
-
3陈炫午,曾青华,甘晓华.航空发动机高温升燃烧室技术分析[J].推进技术,2023,44(2):1-15. 被引量:5
-
4戚慧琳,蒋世川,郭续龙.均匀化工艺对GH5188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23,48(2):150-157. 被引量:2
-
5马钰,王成军,里海洋,于建桥.旋流器结构对中心分级燃烧室热态流场的影响[J].滨州学院学报,2023,39(4):15-22. 被引量:1
-
6马钰,王成军,于建桥.第一级旋流对中心分级燃烧室性能影响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23(5):3-10.
-
7胡晨旭,潘阳,郑前钢,张海波,李建中,汪勇.考虑OTDF和氮氧化物排放特性的航空发动机部件级模型[J].航空动力学报,2023,38(11):2766-2775.
-
8毕正炎隆,王成军.无掺混孔中心分级燃烧室性能数值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23,39(6):22-30.
-
9金武,潘玮,田世泽,李建中.智能燃烧室技术的发展与挑战[J].航空动力,2024(2):25-28.
-
10郑前钢,张宏维,张海波.考虑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的航空发动机部件级模型[J].推进技术,2024,45(6):240-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