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建议
被引量:26
出处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8,共2页
China Labor
参考文献17
-
1燕艳.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2):65-68. 被引量:2
-
2张锦瑾.试述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J].大众商务,2010(8):224-224. 被引量:2
-
3郜莲.浅议劳动争议仲裁的定性以及完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6):161-164. 被引量:2
-
4舒放.劳动争议处理之我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2):28-32. 被引量:5
-
5丁涛.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模式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8(15):21-22. 被引量:2
-
6丁涛.中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模式选择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70-72. 被引量:1
-
7刘诚.劳动争议处理法核心问题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5):120-125. 被引量:2
-
8范跃如.劳动争议诉讼与劳动争议仲裁关系的重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122-125. 被引量:10
-
9刘焱白.试析劳动法上权利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基于劳动关系稳定的视角[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A02):115-118. 被引量:2
-
10张网成.从改革建议看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之不足[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22(2):53-5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85
-
1肖卫兵,钱大军.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34-36. 被引量:2
-
2张志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冲突及协调[J].法律适用,1999(6):29-31. 被引量:3
-
3何志新,河流.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及先裁后审制度质疑──《劳动法》第82条、77条、79条评述[J].河北法学,1999,17(5):67-68. 被引量:2
-
4李淑娟,金英.略论劳动争议中的“先裁后讼”在实践中的疏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8(3):19-22. 被引量:4
-
5申柳华.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重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5):71-74. 被引量:6
-
6蔡传秀.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法律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5):40-42. 被引量:7
-
7刘诚.德国法院体系探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6(6):62-66. 被引量:7
-
8孙瑞玺,温树斌.劳动争议案件几个疑难问题辨析[J].河北法学,2002,20(6):89-91. 被引量:7
-
9李明祥.从挪威调解官制度看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1):97-101. 被引量:22
-
10王新兵.关于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构想[J].律师世界,2001(4):30-31.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108
-
1尚博文,陈源荣.论法律价值目标下体育仲裁的演进逻辑与现实进路[J].商事仲裁与调解,2022(2):53-68. 被引量:2
-
2周湖勇,张璐.社会法诉讼特别程序的规范分析与程序建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4):64-73. 被引量:2
-
3舒放.劳动争议处理之我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2):28-32. 被引量:5
-
4肖竹.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构建的裁审体制及与劳动监察的关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2):37-40. 被引量:4
-
5孔凡彬.完善劳动争议立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9(3):27-30.
-
6俞渊.中国工伤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6,21(10):87-89.
-
7牛金臣,李敏.劳动争议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检讨与完善——以劳动法秩序价值的实现为视点[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9,25(2):56-60. 被引量:1
-
8周隽超.我国劳动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困境与创新之维[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6):29-34. 被引量:1
-
9邓旋.浅析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学杂志,2010,31(S1):72-84. 被引量:11
-
10王文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中国劳动,2004(8):18-2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35
-
1宋连斌.中国仲裁员制度改革初探[J].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1,4(1). 被引量:6
-
2肖卫兵,钱大军.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34-36. 被引量:2
-
3周贤奇.德国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及有关争议案件的处理[J].中外法学,1998,10(4):108-117. 被引量:16
-
4靳学筠.对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原则的反思和重构[J].法律适用,1999(3):11-14. 被引量:5
-
5张志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冲突及协调[J].法律适用,1999(6):29-31. 被引量:3
-
6李德齐,袁铁铮,柳军.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比较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9,18(4):39-42. 被引量:2
-
7何志新,河流.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及先裁后审制度质疑──《劳动法》第82条、77条、79条评述[J].河北法学,1999,17(5):67-68. 被引量:2
-
8陶然.关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探讨[J].求实,2004(7):66-68. 被引量:6
-
9王锡三.近代诉权理论的探讨[J].现代法学,1989,11(6):16-19. 被引量:14
-
10李淑娟,金英.略论劳动争议中的“先裁后讼”在实践中的疏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8(3):19-2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26
-
1舒放.劳动争议处理之我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2):28-32. 被引量:5
-
2张锦瑾.试述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J].大众商务,2010(8):224-224. 被引量:2
-
3王晓琴.浅析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不足和完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2):50-50. 被引量:2
-
4丁涛.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模式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8(15):21-22. 被引量:2
-
5徐飞,陕耀,张慧敏.关于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若干思考[J].法制与经济,2006,15(04X):9-9. 被引量:3
-
6冯彦君,董文军.中国应确立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以实现劳动司法的公正和效率为目标[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5):104-111. 被引量:10
-
7李茂.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机制的创新对策[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79-83. 被引量:3
-
8董保华.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26(2):148-155. 被引量:48
-
9张网成.从改革建议看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之不足[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22(2):53-57. 被引量:5
-
10范跃如.劳动争议诉讼与劳动争议仲裁关系的重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122-125.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139
-
1陈雯.劳动仲裁调解机制的创新与实践[J].中外企业文化,2021(10):42-43. 被引量:2
-
2李晓倩.高等学校“非升即走”合同纠纷的裁判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1(6):84-89. 被引量:6
-
3尚博文,陈源荣.论法律价值目标下体育仲裁的演进逻辑与现实进路[J].商事仲裁与调解,2022(2):53-68. 被引量:2
-
4柯振兴.“一裁两审”: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效率悖论及其改进——基于2014~2018年北京法院审理的4431件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案件判决书[J].人大法律评论,2022(1):46-72.
-
5周湖勇,张璐.社会法诉讼特别程序的规范分析与程序建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4):64-73. 被引量:2
-
6王阳,杨宜勇.健全更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研究[J].劳动经济评论,2020(2):97-116.
-
7舒放.劳动争议处理之我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2):28-32. 被引量:5
-
8肖竹.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构建的裁审体制及与劳动监察的关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2):37-40. 被引量:4
-
9孔凡彬.完善劳动争议立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9(3):27-30.
-
10俞渊.中国工伤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6,21(10):87-89.
-
1刘文华.发展 创新 改革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恢复20年历程[J].中国劳动,2007(6):6-11. 被引量:1
-
2王威.劳动争议与实践结合模式[J].现代商业,2008(20):269-269.
-
3高霖,苏海刚.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探讨[J].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7):50-51.
-
4高霖,苏海刚.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探讨[J].中国劳动,2000(8):8-9. 被引量:13
-
5肖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适用问题研究[J].政法论丛,2009(2):55-59. 被引量:4
-
6江海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构想[J].行政与法制,2002(11):5-8. 被引量:1
-
7高艳.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现状与完善[J].行政与法,2003(4):58-59. 被引量:11
-
8申娜.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模式的完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1):65-66. 被引量:1
-
9王晓琴.浅析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不足和完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2):50-50. 被引量:2
-
10黄奕蕾.浅析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重构[J].管理观察,2012(31):12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