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China Labor
同被引文献9
-
1范跃如.现代司法理念视角下的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J].法律适用,2005(1):19-22. 被引量:15
-
2林丽玉.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以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8(31):59-60. 被引量:2
-
3江君清.未缴纳社会保险争议不应纳入仲裁受案范围[J].中国劳动,2006(8):33-34. 被引量:4
-
4李铁根.香港劳动仲裁制度的评述及其借鉴[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6):54-56. 被引量:1
-
5乔.英格兰、约翰.里尔(英).香港的劳资关系与法律.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
-
6高霖,苏海刚.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探讨[J].中国劳动,2000(8):8-9. 被引量:13
-
7郭开军,李静,杨卫华.关于改进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03,0(1):41-43. 被引量:3
-
8洪浩.新时期劳动争议的特点及其解决机制的重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1):100-104. 被引量:8
-
9王国社.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4,26(3):68-75. 被引量:23
-
1苗丝敏.亚洲金融危机下的香港劳资纠纷[J].上海工运,2000(7):52-53.
-
2李红枫.浅析香港和中国内地对劳动争议处理的异同[J].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12(6):54-55.
-
3竹冰.伊朗改革派遭重创[J].党建文汇(下半月),2002(18):17-17.
-
4新加坡,世界上唯一吃口香糖犯法的国家[J].法律与生活,2016,0(3):35-35.
-
5李春晓.浅析香港地区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特点及其对内地的借鉴[J].现代商业,2012(5):195-196.
-
6章群.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程序[J].经营管理者,1996(4):28-30.
-
7幼新.香港特区政府大力协助残疾人就业[J].社会福利(实务版),2006(4):59-59.
-
8张在胜.和谐使者鞋桂林[J].党员生活(湖北),2011(11):49-49.
-
9薛致胜.薛继海的“功夫篇”——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薛继海[J].人民调解,2007(1):6-7.
-
10桂其荣,杨忠弟.吴江市集中轮训司法调解队伍[J].行政与法制,2000(10):4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