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明清八股取士与评经兴起的关系。为文法经的观念由来已久,明代自由的学风、浓厚的文学氛围、复古主张的炽盛,为评经提供了发展的沃土,而八股取士之制,也是评点经书作为学文教材的推手。八股以经文命题,义理本乎经传,且制义代圣立言,不容出现后世语,以化用经书为贵。故虽古文选本充斥书坊,评经之作,仍有其出版空间。学文备考,以具有文采、对话传神而又不流于隐僻艰深的《左传》、《孟子》最受推崇,次则《檀弓》、《考工》、《公羊》、《穀梁》、《论语》等亦颇受肯定。《礼》经义是考试《礼记》,属《周礼》的《考工》无与,《檀弓》虽属《礼记》,然所记为丧礼,考官大都不命题;在乾隆五十七年前,功令规定《春秋》用《胡传》而非《三传》。而这些非考试出题范围的经书,都因可为八比之资,而仍为考生所重。大雅君子对评经颇多批评,认为评点是时文俗态,不宜施之经书;施以圈评,乃贬经为文。且经书为圣人删述,不容后人议论,评点者自居高明,妄议经书,是非圣无法、僭越之举。为免非议,评经者常用'文诱人'读经;论经书之文,乃为通其意、得其道等说词,文饰评经的行为。
出处
《科举学论丛》
2014年第1期15-35,共21页
Journal of Imperial Examination